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英华

唐诗英华

①清顾有孝撰。有孝(1619~1689),字茂伦,吴江(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少时曾游陈子龙之门。明末吴中诗多染钟、谭陋习,而明前后七子“诗必盛唐”说之影响尚存。顾氏不满于此,故有是编。全书共二十二卷,专选唐人七言律诗,初、盛唐各2卷,中唐6卷,晚唐独占10卷,末2卷则专收和尚、名媛和五代人之诗,其中选李商隐诗最多,杜甫许浑次之,破前人选诗积习。钱谦益以为此书“不立阡陌,不树篱棘……用以箴严氏(羽)膏肓之癖,洗高氏(棅)耳食之陋”(《唐诗英华序》)。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亦云其“名噪当时”。后梁无技之唐绝、王隼之唐五律,吴绮之唐律诸选,均受其影响。有清顺治十四年(1657)顾氏宁远堂刻本,1973年台北商务印书馆曾据岫庐现藏罕传善本影印出版。②于国俊、何鸥选析。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43.2万字。该书是一部包括注释与鉴赏两方面内容的唐诗选本,共选入唐代100位诗人的诗作163首,大都是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同时也照顾到了诗的不同体裁。编排上先对所选诗人的生平、创作等作简略介绍,次列所选作品及注释,最后为赏析文字。该书注释较为准确、简明,赏析文字简炼明快,分析也有独到之处,对读者提高唐诗鉴赏水平有一定帮助。本书依入选诗人姓名笔画为序排列。书前有“序言”、“前”言”。

猜你喜欢

  • 潘唐

    【介绍】:唐代诗人。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文宗、武宗时人。与会昌三年(843)进士及第之黄颇相友善。应进士试不第,作《下第归宜春酬黄颇饯别》诗,抒失意情怀。《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其诗

  • 燕昭求骏

    犹燕昭市骏。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一:“燕昭寤寐常求骏,郭隗寻思未是贤。”

  • 姜皎

    【生卒】:673—722【介绍】:行七,秦州上邽(今甘肃天水)人。武后、中宗时,历尚衣奉御、润州长史。玄宗即位,授殿中少监,以预平太平公主功进殿中监,封楚国公,转太常卿。开元五年(717)诏令归田。后

  • 五度溪

    亦作“五渡溪”。在今四川省青神县东部。因其溪水流弯曲,凡有五个渡口,故称。常建有《五度溪仙人得道处》诗,岑参有《晚发五渡》诗。

  • 天女散花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载,居士维摩诘在其居室与文殊菩萨等讲谈佛法,居室中出现一天女,将天花散诸菩萨及大弟子身上。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身便不堕下。故事是说明以花是否着身验证诸菩萨、声闻弟子的向道

  •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介绍】: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句。二句深切同情李白遭遇,无限感慨。文章,泛指诗文。命达,谓仕途通达。魑魅为山泽中精怪,亦喻奸邪小人。朱鹤龄曰:“上句言文章穷而益工,反似憎命之达者。下句言小人争害君子,

  • 少昊墟

    指曲阜。少昊为黄帝之子。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谓少吴氏“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周武王封周公为鲁公,其地即古少昊帝之墟。今山东曲阜城东有少昊陵。高适《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

  • 常雅

    【介绍】:生卒年里不详。唐诗僧。《全唐诗》存诗1首。

  • 陈暄

    南朝陈人。陈暄为人轻脱,不为正直人所容,陈后主为太子时,引之为学士,后主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陪侍游宴宫中,为狎客。见《南史·陈暄传》。后因以代指近侍之臣。韩偓《感事三十四韵》:“江总参文会,陈暄侍狎

  • 红绡

    ①红色薄绸。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②人名。白居易的歌女。白居易《小庭亦有月》:“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