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司空原

司空原

即今司空山。在安徽省岳西县。传战国时淳于氏,官司空,曾隐居于此,故名。山高1227米,与天柱山遥遥相对。李白于安史之乱期间曾避居此山。后人在山上建有太白书堂。山上还曾有南岩瀑布、二祖禅刹、赤壁丹砂、洗马春池等古迹,今多不存。李白有诗《避地司空原言怀》,即指此。一说司空原在天柱山南,皖水之滨。

猜你喜欢

  • 青山满眼在,白发半头生

    【介绍】:白居易《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诗句。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白居易曾被贬江州司马,这首诗则是写他重到江州的感慨。这两句诗抒发了青山依旧而年华流逝的叹老追昔之情。

  • 李百药集

    诗集。唐李百药撰。百药原有集三十卷,《旧唐书》本传、《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皆著录之。但《崇文总目》、《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中兴馆阁书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

  • 从军行

    【介绍】:①(全)《全唐诗》云王宏作,误。当从《文苑英华》卷一九九,作王宠诗。此诗写少年英雄的遭遇,“从来战斗不求勋,杀身为君君不闻”为全诗主旨,隐含功成遭弃的辛酸。这似乎暗示了一种人格上的狷介和对建

  • 槐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载:桓玄谋反失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大司马府厅前有一棵老槐树,枝叶疏密有致。殷仲文感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按:桓玄之父桓温曾官大司马。后因以“槐疏”为典,谓

  • 踏歌

    ①边走边歌;行吟。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②拉手而歌,以脚踏地为节拍。储光羲《蔷薇》:“连袂踏歌从此去,风吹香气逐人归。”

  • 仙妃

    仙女。唐五代诗文中多指冶妇或妓女。张子容《春江花月夜二首》之二:“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

  • 下国

    ①指天下。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中原初纵燎,下国竟探汤。”②指京城以外的全国各地。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之二:“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③指外国。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

  • 畅甫

    【介绍】:后蜀或宋人,难考。《全唐诗》存其《偶宴西蜀摩诃池》诗1首,实为畅当作。

  • 子婴

    秦始皇长子扶苏之子,赵高弑秦二世后立子婴为皇帝,在位仅四十六天,刘邦兵临咸阳,子婴奉天子玺以降。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因以“子婴”为亡国之君的代称。邵谒《论政》:“子婴一失国,渭水东悠悠。”

  • 七盘岭

    ①山岭名。在四川省广元东北与陕西省宁强的交界处,上有七盘关,因其岭曲折盘旋,故称,是川陕通道重要关隘之一。岑参《醴泉东谿送程皓元镜微入蜀》:“蜀郡路漫漫,梁州过七盘。”薛能《行路难》:“对面如千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