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文学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家贫嗜学,其妻厌贫,诣州求离婚,颜真卿判其牒曰:“王欢之廪既虚,岂遵黄卷;朱叟之妻必去,宁见锦衣!”遂箠之,任其改嫁。志坚素为儒学,遍览九经,
指马耳小而峻立,形如削竹。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十二:“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生卒】:887—941【介绍】:字明宝。初名传瓘,即位后易名。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武肃王钱镠子。曾任礼部尚书、镇海军及两浙节度使等。钱镠宝正元年(926)奉命监国。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
东汉蔡邕字伯喈,博学多才,精于辞章、音律、书画。董卓专权时,召为祭酒,累迁至中郎将。后以罪下狱,诏减死一等,发配塞北。见《后汉书·蔡邕传》。李百药《途中述怀》:“伯喈迁塞北,亭伯之辽东。”李嘉祐《送从
指战国楚顷襄王。他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贬逐屈原。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周昙《咏史·顷襄王》:“顷襄还信子兰语,忍使江鱼葬屈原。”
【介绍】:韩翃《送冷朝阳还上元》诗句。带,映衬。二句描写友人回到家乡后的环境景色,充满亲切温馨之情。
【介绍】: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于颇之子,尚宪宗永昌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任殿中少监及绛、宋、明诸州刺史。与白居易有唱和。《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1首。
见“三分国”。
【介绍】:李绅作。第一首表现出封建社会阶级剥削的残酷性。“一粒粟”与“万颗子”对比鲜明,作者更以“无闲田”将这一效果加以强化,末句则急转直下,说出农民却饥饿至死的悲惨结局,发人深省。第二首表现出农民劳
【生卒】:615—669【介绍】:唐代文学家。泗州涟水(今属江苏)人。少孤贫,博通五经。举明经,补晋王府参军,直弘文馆。转太子校书。不久,坐与刑部尚书张亮交通,贬为儋州吉安丞。贞观二十三年(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