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卞和

卞和

春秋楚人。相传他将玉璞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是石头,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时,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之,得宝玉,即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卞和”喻指能识宝辨贤之人。刘商《殷秀才求诗》:“连城犹隐石,唯有卞和知。”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猜你喜欢

  • 赠卫八处士

    【介绍】:杜甫乾元元年(758)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冬赴洛阳,二年春从洛阳回华州,途中遇老友卫八处士,久别重逢,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遂赋此诗以赠。这首诗写一别二十年的老友忽然相见,乍惊乍喜,如梦如幻,“

  • 权德舆诗集

    霍旭东校点。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为《陇右文献丛书》之一,12万字。本书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无锡孙氏小绿天所藏清嘉庆十一年(1806)大兴朱(珪)氏所刊《权载之文集》前十卷为底本,参校文

  • 泽畔吟

    屈原受谗被放逐后,行吟于江边。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因以“泽畔吟”指官吏被贬斥后的作品。贾至《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忽与朝中旧,同为泽畔吟。”

  • 比邻

    ①邻近。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邻居。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二:“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

  • 常住

    指寺院、道观中的公用财物。王梵志《寺内数个尼》:“常住无贮积,家人受饥寒。”

  • 郑諴

    【介绍】:唐代散文家。諴,一作诚。字申虞。福州闽县(今福建闽侯)人。生卒年不详。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大中中,为国子司业。咸通四年(863)任郢州刺史。乾符三年(876),由主客郎中转金部、刑部

  • 王秉集

    文集。唐王秉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王秉集》五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

  • 感讽六首

    【介绍】:李贺作。此乃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咏诗,或当与《感讽五首》本为一组,此六首亦皆刺世抒情之作,但各首内容亦不相近,而是从不同角度对现实予以讽喻。如其一是写贵公子洞房花烛而新娘内心却十分哀怨

  • 二十四老翁

    春秋鲁国宓子贱为单父宰时,有以父礼相待者三人、兄礼相待者五人、朋友十一人、比自己贤明的五人帮助他,故称“二十四老翁”。见《孔子家语·辩政》。高适《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宾从何逶迤,二十四老翁

  • 李收

    【介绍】:唐代诗人。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人。生卒年不详。李彭年之子。玄宗开元末、天宝初,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天宝中,历仕司勋郎中、考功郎中。宝应、广德间,任兵部郎中,封赞皇县开国男。永泰元年(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