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南卓

南卓

【介绍】:

唐代文学家。字昭嗣。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和二年(828)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初官拾遗。以谏谪松滋令。会昌元年(841)为洛阳令,与刘禹锡白居易宴游,谈及羯鼓事,刘、白劝其为文以记之。四年(844),卢贞为河南尹,遣其为纪,即编成草稿。会昌末为蔡州刺史。大中初,为婺州刺史,四年(850)罢。官终黔南观察使。能文,通音乐。历时多年撰成之《羯鼓录》一卷,为研究唐代音乐、诗歌的重要资料,今传。《新唐书·艺文志》除此书外,又著录《唐朝纲领图》一卷、《南卓文》一卷,已佚。又有《驳史》三十卷,《云溪友议》卷中述及,但未见著录,亦佚。《全唐诗》存诗一首,《唐文拾遗》存文一篇。事迹见《羯鼓录》、《云溪友议》卷中、《唐诗纪事》卷五四、《登科记考》卷二〇。参卞孝萱《南卓考》。

【生卒】:791?—854

【介绍】:

字昭嗣,鲁郡(今山东兖州)人。行二十三。早年羁旅穷愁。大和二年(828)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初为拾遗,因诤谏贬松滋令。武宗时,任洛阳令,迁郎中,出为商、蔡、婺州刺史。宣宗大中间,官黔南观察使。撰有《羯鼓录》,今存。《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 中岩寺

    寺名。在天台山(今浙江天台北)。许浑有《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人》诗。

  • 无题四首(来是空言去绝踪)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围绕“梦”抒写“远别”之情,表现的是爱情阻隔、相思情深的主题。作者从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落笔,颔联“梦为远别”点出全篇眼目,再将梦境与现实相糅合,在梦幻消失、思念更切时,最

  • 溱洧动

    谓溱洧水中结冰融化。语出《诗·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亦用为咏古郑地之典。韩愈《酬别留后侍郎》:“归去雪销溱洧动,西来旌旆拂晴天。”

  • 得得来和尚

    【介绍】:见贯休。

  • 济江篇

    赞扬别人诗作之辞。语出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倾想迟佳音,果枉济江篇。”耿?《送郭正字归郢上》:“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亦作“济江什”。欧阳詹《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

  • 百氏

    谓诸子百家。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百氏若珠贯,九流皆翚分。”

  • 开元天宝遗事

    笔记。五代王仁裕撰。该书《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作四卷,今本作二卷,作于蜀亡仁裕至镐京时。他采摭民言,得开元天宝遗事一百五十九条,颇多宫闱琐闻,尤留意宫内外风俗习尚,为后世戏曲小说家、掌故家所重。

  • 扰扰

    ①纷乱貌。李白《古风》之三十:“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李贺《感讽五首》之三:“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②烦乱貌。戴叔伦《别友人》:“扰扰倦行役,相逢陈蔡间。”

  • 晁巨卿

    【介绍】:见晁衡。

  • 入声

    汉语声调之一。其声短促,一发即收。在古代汉语四声中属仄声,中古以后在北方入声消失,分别变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但在某些方言中仍保留入声。参见“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