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北征

北征

【介绍】:

杜甫作。题下原注:“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至德二载(757)闰八月,杜甫因疏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放还鄜州(今陕西富县)省家。这首诗就是归家后写的,因鄜州在凤翔东北,故曰《北征》。全诗共140句,700字,是杜集中最长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以陈述时事为主,表达了诗人对政局的见解。作者把国家大事与个人遭遇相结合,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表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全诗可分五大段:从开头到“忧虞何时毕”为第一大段,写奉诏探家,动身之前的复杂矛盾心情;从“靡靡逾阡陌”到“残害为异物”为第二大段,写归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况我堕胡尘”到“生理焉得说”为第三大段,写归家以后的悲喜情况;从“至尊尚蒙尘”到“皇纲未宜绝”为第四大段,写对时政的意见,对借兵回纥,表示忧虑;从“忆昨狼狈初”到结束为第五大段,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安史之乱的初步总结。激励肃宗继承太宗遗业,完成中兴大业。这是杜甫最有名的巨制之一,夹叙夹议,表情曲折,描写细腻,结构完密,充分体现了杜诗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风格。《唐宋诗醇》卷十赞曰:“以排天斡地之力,行属词比事之法,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有五言,不得不以此为大文字也。问家室者,事之主,愤艰虞者,意之主。以皇帝起,太宗结,恋行在,望匡复,言有伦脊,忠爱见矣。道途感触,抵家悲喜,琐琐细细,靡不具陈。极穷苦之情,绝不衰馁。”叶梦得誉为“古今绝唱”(《石林诗话》卷上)。

猜你喜欢

  • 纸贵

    晋左思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为一时名著,京城豪富之家竞相传抄,洛阳因此纸价变贵。事见《晋书·左思传》。后亦泛指著作风行一时,流传甚广。亦指有文才。崔峒《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京》:“遥知盈卷轴,纸贵在

  • 从军行

    【介绍】:①(全)《全唐诗》云王宏作,误。当从《文苑英华》卷一九九,作王宠诗。此诗写少年英雄的遭遇,“从来战斗不求勋,杀身为君君不闻”为全诗主旨,隐含功成遭弃的辛酸。这似乎暗示了一种人格上的狷介和对建

  • 谢郎

    ①指晋谢安。李贺《昌谷诗》:“泉尊陶宰酒,月眉谢郎妓。”②指南朝宋谢庄。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参见“谢庄衣”。

  • 淅尔

    凉爽。卢纶《和赵给事白蝇拂歌》:“皎然素色不因染,淅尔凉风非为秋。”

  • 吕渭

    【生卒】:735—800【介绍】:字君载,河中(今山西永济)人。郡望东平(今属山东)。天宝年间进士。任浙东兵曹参军时与鲍防、严维等联唱,有《大历年浙东联唱集》2卷。后在湖州与颜真卿、皎然等唱和,有《吴

  • 杨凫

    【介绍】:五代诗人。字舄之。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不详。撰有书启、诗集各一卷,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著录,已佚。《全唐诗》存《山中即事》二句,为世人所称赏。事迹见《增修诗话总龟》卷一四。

  • 伏羲

    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相传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制琴瑟,并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张说《唐享太庙乐章·钧天舞》:“合位娲后,同称伏羲。”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介绍】: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句。火树,树间缀满灯火,故称火树。银花,喻指明亮耀眼的灯彩。合,灯光四面相连。星桥,指护城河上的桥,因点缀无数明灯,城河望去犹如天上的星河,故把河桥称为星桥。二句描写长

  • 李赞华

    【生卒】:899—936【介绍】:契丹主耶律阿保机长子,本名耶律倍,小字图欲。初封太子,后封东丹王。其弟即位后,即奔后唐,赐姓东丹,名慕华,再赐姓李,名赞华。官至昭信节度使。后被李从珂杀害。后晋时送其

  • 一王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谓孔子的《春秋》可视作王朝的法典。张说《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