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初唐体

初唐体

武德至太极年间之诗体。《新唐书·艺文志序》云:“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已有就文章分期之性质。宋严羽首创“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之说。元杨士弘《唐音》分诗为“唐初盛唐”、“中唐”、“晚唐”三期。明高棅《唐诗品汇》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关于四期断限众说纷纭,迄今较通行的说法为高祖武德至睿宗太极(618—712)为初唐,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713—765)为盛唐,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766—826)为中唐,文宗大和至哀帝天祐(827—906)为晚唐。有此四分法,承严羽诗之五体说,遂有初唐体、盛唐体、中唐体、晚唐体之说。严羽注唐初体云:“唐初犹袭陈、隋之体。”未免失之偏颇。高棅《唐诗品汇·总叙》:“贞观、永徽之时,虞、魏诸公稍离旧习,王、杨、卢、骆因加美丽,刘夷希有闺帏之作,上官仪有婉媚之体,此初唐之始制也。神龙以还,泊开元初,陈子昂古风雅正,李巨山文章宿老,沈、宋之新声,苏、张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此说虽有不符史实之弊,但由于沿袭陈、隋之中,已具有转变为盛唐之因素,较严羽之见,似为全面。明许学夷《诗源辩体》:“武德、贞观间,太宗及虞世南魏徵诸公五言,声尽入律,语多绮靡,即梁、陈旧习也。”“永徽以后,王、杨、卢、骆则承其流而渐进矣。四子才气既大,风气复还,故虽律体未成,绮靡未革,而中多雄伟之语,唐人之气象风格始见。”“子昂《感遇》虽仅复古,然终是唐人古诗,非汉魏古诗也。且其诗尚杂用律句平韵者犹忌上尾。至如《鸳鸯篇》、《修竹篇》等,亦都古律混淆,自是六朝余弊。”“五言自王、杨、卢、骆又进而为沈、宋二公。沈、宋才力既大,造诣始纯,故其体尽整栗,语多雄丽,而气象风格大备,为律诗正宗。”这就从诗之形式和风格上较详尽地作了论述。

诗歌风格。一称“唐初体”。指初唐诗歌的总体风格。初唐是唐代诗歌由齐梁浮艳诗风向健康壮实新诗风转变的过渡时期。其时之诗歌,一方面尚存齐梁遗习,重视藻饰,时见绮靡之气;另一方面则渐趋雄伟赡丽,显示刚健浑厚之风。五、七言古诗得到发展,近体诗趋向成熟,然多“古律混淆”,尚未能摆脱“六朝余弊”(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一二)。从而呈现出过渡阶段的特有风貌。

猜你喜欢

  • 陆浚仪

    指陆云。陆云曾官浚仪令。浚仪居都会之要,以难理著称,陆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嫉妒他,排挤他,陆云被迫辞官,百姓思慕他,画其像以配县社。见《晋书·陆云传》。后因以作称美县宰之典。杜甫《

  • 崔紫云

    【介绍】:兵部李尚书乐妓。杜牧于李尚书宴上吟诗,请以紫云相赠。尚书许之,紫云行前献诗李尚书而去。《全唐诗》存诗1首。

  • 迢递

    ①遥远貌。孔绍安《伤顾学士》:“迢递双崤道,超忽三川湄。”②高峻貌。韦应物《始至郡》:“高树上迢递,峻堞绕攲危。”③悠长,连绵不绝。王建《早发汾南》:“青山斜不断,迢递故乡来。”温庭筠《更漏子》词之一

  • 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

    【介绍】:温庭筠《开圣寺》诗句。写秋日黄昏景色。上句是所闻,下句是所见。“马嘶”之声和“鸦乱”之态象征诗人忧愁烦闷的心态。

  • 张正一

    【介绍】:一作张正壹。行六。活动于贞元、元和间。历官左补阙、户部员外郎、西川观察判官、谏议大夫。以国子司业致仕。《全唐诗》存诗1首。

  • 望庐山瀑布二首

    【介绍】:李白作。见《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 昆阳举

    见“昆阳功业”。

  • 悯悯

    ①忧愁貌;郁闷貌。杨衡《夷陵郡内叙别》:“悯悯百虑起,回回万恨深。”②孤苦可怜貌。韩愈《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

  • 主父果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居天台山,为道士。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二定为晚唐人。《崇文总目》著录《主父果诗》一卷。作品已佚。事迹见《崇文总目》卷五、《通志·艺文略》。

  • 李昂

    【介绍】:①滑州白马县(今河南滑县)人。约生于武后载初元年(690)前后。开元二年(714)状元及第。九年登拔萃科。曾任考功员外郎,掌贡举。后官吏部郎中。约卒于开元末至天宝初。工诗能文。《全唐诗》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