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时闽(今福建)僧人。嗣长庆慧棱。后周太祖广顺初,居杭州龙华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归宋后,赐号广辨周智禅师。《景德传灯录》有传。曾陪吴越忠懿王钱弘俶游碧浪亭,即景赋吟“三千里外一
刘新生选注。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为《杜甫草堂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本书精选出历代吟咏成都杜甫草堂的102首诗作,按时代顺序编次,并予以简要说明和注释,展示出历代诗人对诗圣和草堂的景仰之情
山阳,汉置县名,故城在今河南修武县。竹林七贤常游宴于此。后用“山阳会”借指故友聚会。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傥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崔峒《赠窦十九》:“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
地名。即青泥岭。在今甘肃省徽县南。历来为甘陕入蜀的要路。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之一:“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
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故亦称忘忧草。卢纶《玩春因寄冯卫二补阙戏呈李益》:“萱草丛丛尔何物,等闲穿破绿莓苔。”
【介绍】:张?《宴驸马宅》颔联。诗运用虚笔写宴终人散的景象:红药深院、绿杨掩映可见是高宅豪家,而人半醉、马频嘶更见生活之优闲、客人之众多。颇富太平、富贵气象。
相传秦始皇东巡至海边所造的石桥,欲用以渡海观日出之处。后用以咏东海或咏桥。顾况《送从兄使新罗》:“蟾蛛同汉月,䗖异秦桥。”李贺《古悠悠行》:“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亦作“秦帝桥”。沈佺期《登瀛洲南
指中唐诗人贾岛诗的风格体式。清许印芳《诗法萃编》卷六论贾岛云:“生李杜之后,避千门万户之广衢,走羊肠鸟道之仄径,志在独开生面,遂成僻涩一体。”贾岛境遇寒寂而好苦吟,无大家气象,由清奇而陷于僻涩。
【介绍】:五代楚僧。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遍游五岳及南北丛林,遍访名师,初参雪峰,复问法于玄沙,后住持南岳报慈东藏,号宝闻大师。《祖堂集》、《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4首。
【介绍】:肃宗上元二年(761)进士。曾为东都留守路嗣恭从事。《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