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刘禹锡

刘禹锡

【生卒】:772—842

【介绍】:

字梦得,排行二十八,洛阳(今属河南)人,郡望中山(今河北定州),出生在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十一年,授太子校书。后入杜佑幕任掌书记,调渭南县主簿,入朝为监察御史。“永贞革新”,他是王叔文集团的核心人物,任屯田员外郎。革新失败,被贬朗州司马。后奉召回朝,旋因玄都观诗得罪权贵,出历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前后度过了22年的贬谪生活。入朝历主客、礼部郎中,集贤殿学士,又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直到开成元年(836),方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因称“刘宾客”。后迁秘书监分司,加检校礼部尚书,世又称“刘尚书”。新、旧《唐书》有传。刘禹锡是著名的哲学家,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并称“刘柳”。他又是唐代文人词的主要作者,更是杰出的诗人,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精炼含蓄,骨力豪劲,韵味隽永,富有哲理。并注意向民歌学习,清新自然,脍炙人口,流传颇广。现存诗800余首,《全唐诗》编为12卷。有《刘梦得文集》行世。

【生卒】:772—842

【介绍】:

唐代诗人、散文家。字梦得。排行二十八。洛阳(今属河南)人,郡望中山(治今河北定州)。匈奴族后裔,北魏孝文帝时改汉姓。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其家因避安史之乱居苏州嘉兴(今属浙江),禹锡生于该地。早年客居江南,曾从皎然灵澈学诗。贞元六年(790)西游长安。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795),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800),辟徐泗濠节度掌书记,改淮南节度掌书记。贞元十八年(802),调补渭南县尉。次年迁监察御史,与韩愈、柳宗元为同僚。永贞元年(805)转屯田员外郎,与柳宗元同为王叔文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宪宗即位后,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任职期间,作《聚蚊谣》等讽谕诗多篇,及《天论》等,并开始学习民歌。元和九年(814)奉诏返长安,因作《戏赠看花诸君子》语涉讥刺等,贬连州刺史。后以丁母忧去职。连州所作诗,《平蔡州》等咏写时事,《插田歌》等表现出对风土民情诗创作的热情。长庆元年(821)授夔州刺史。在任学习当地民歌作《竹枝词》等,取得重要成就。长庆四年(824)调任和州刺史,赴任时作《西塞山怀古》,在任时作《金陵五题》等,使其咏史怀古诗创作臻于高峰。大和元年(827)授主客郎中分司东都。后迁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大和五年(831)出为苏州刺史,有政绩。历汝州、同州刺史。开成三年(838)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在任与白居易交往唱和甚密,并称“刘白”;曾依白居易《忆江南》词曲拍填词。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禹锡是唐代为数不多的诗文成就俱著的作者之一。所作《董氏武陵集纪》论诗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其诗远绍风骚,近宗盛唐,继大历予以新变,在中唐韩孟元白两派外自成一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晚唐杜牧等及宋代苏轼、黄庭坚等均曾受其影响。诗歌内容主要有酬和、讽谕、感遇、时事、咏史怀古、风土民情等类,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切关注,对迫害革新者的强烈愤慨,对个人坎坷的深沉感慨和不甘屈服,对民风民情的热情咏赞,大多情意厚重豪健,识见深刻高超。艺术上,取境优美,善用典实,韵味深长,笔调深沉含蓄,语言工炼畅丽,气势雄健矫拔。各体均有佳作,近体优于古体,七绝最工,可以方驾盛唐。总体成就,咏史怀古诗最高;而学习民歌的风土民情诗,居唐人同类作品之冠,影响尤大。文章博采众长,兼备各体,内容深广,见解卓越,征引渊博,文词宏丽,气机畅达,尤长于说理。为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响应者,李翱称其与柳宗元同为韩愈“伦辈”。有文集四十卷,原为作者亲编,《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后散逸十卷,宋代宋敏求辑遗逸诗文为《外集》十卷。传世版本中,《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和《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较通行,中华书局版《刘禹锡集》较完备。笺注本有瞿蜕园撰《刘禹锡集笺证》。事迹见《子刘子自传》,新、旧《唐书》本传。卞孝萱有《刘禹锡年谱》、《刘禹锡丛考》、《刘禹锡研究》、《刘禹锡评传》等。罗联添有《刘梦得年谱》。

卞孝萱、吴汝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初版,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的一种。此后十余年来,大陆与台湾已再版多次。本书的撰写目的是介绍刘禹锡的生平事迹、政治思想、创作过程与艺术成就等,以知识性为主,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该书文笔生动,语言简炼优美,又很有力度,颇受读者喜爱。因而出版之后影响很大,显然超出了作者撰写时的初衷。但此书部头较小,吴汝煜后来所作的《刘禹锡传论》就是以此为基础扩充而成,对刘禹锡作了全面介绍,以供学术界进一步研究使用。二书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互相参看。

猜你喜欢

  • 郑公

    ①指东汉郑玄。郑玄以经学闻名,时人尊称为“郑君”、“郑公”。参见“郑公乡”。②指魏徵。魏徵为唐太宗时贤相,曾封郑国公,故称。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③指严武。严武于

  • 过吴景帝陵

    【介绍】:温庭筠作。吴景帝孙休,孙权第六子,在位七年,三十而亡。葬定陵。继位的孙皓,眼看大势已去,还在做着西上洛阳,天下太平的美梦,不久东吴遂灭。这首诗怀古忧时,嘲讽统治者才能与运数俱尽,流露出对唐王

  • 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

    【介绍】:韦述(一作张谔)《广陵送别宋员外佐越、郑舍人还京》诗句。宋员外,即宋之问,景龙三年(709)出为越州长史。出句拟想宋员外佐越(今浙江绍兴)水路奔波旅况;对句悬想所去越州城地势之胜、景色之美。

  • 系颈

    指制服敌酋。语出汉贾谊《治安策》:“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葡萄宫。”

  • 退栖

    【介绍】:司空图作。作于隐居中条山之时。表现作者摆脱官场羁绊,放怀山水的心理状态。诗采用比喻和使典隶事等手法,将内心世界和盘托出。

  • 王夏卿

    【介绍】:见王缙。

  • 契盈

    【介绍】:五代时闽(今福建)僧人。嗣长庆慧棱。后周太祖广顺初,居杭州龙华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归宋后,赐号广辨周智禅师。《景德传灯录》有传。曾陪吴越忠懿王钱弘俶游碧浪亭,即景赋吟“三千里外一

  •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宋司马光主编。二百九十四卷。此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其中卷一至一八四为隋以前,卷一八五至二九四为唐五代,

  • 饮水

    晋邓攸为吴郡太守,赴任时,自带粮食,不受俸禄,只喝当地的水。在郡时政治清明,刑罚适正,为一时良守。见《晋书·邓攸传》。后因以“饮水”谓官吏清廉。韦应物《任洛阳丞请告一首》:“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

  • 夷门歌

    【介绍】:王维作。夷门,战国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东门。据《史记·信陵君列传》:魏隐士侯嬴年七十为守门吏。信陵君礼贤下士,待以上宾之礼。秦围赵,侯嬴为信陵君谋,解邯郸之围,义而自刎。本篇即浓缩这一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