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严维

严维

【生卒】:?~780

【介绍】:

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肃宗至德二载(757)进士,后授诸暨尉。广德元年(763)至大历五年(770)充浙东节度府幕,为金吾卫长史,与鲍防等人联唱。后归居越州,与刘长卿过往甚密。十二年又充河南节度府幕,兼领河南尉。十四年入朝为秘书郎。《新唐书》有传。严维工诗,在肃、代两朝诗名颇著。《全唐诗》存诗1卷,其中混入祖咏、刘长卿等人诗。又录所预联句3首。《全唐诗补编》补诗2首又6句,所预联句9首。

【介绍】:

唐代诗人。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开元前期。至德二载(757)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因亲老家贫,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已中年。约大历十二年(777),辟为河南尹从事,任河南尉。官终秘书郎。一说仕终右补阙,误。又曾为金吾卫长史。卒年约在建中元年(780)或二年(781)。工诗。天宝初即有诗名,《国秀集》曾选其诗一首。肃宗、代宗时,与刘长卿皇甫冉李嘉祐李端等交往酬和,成为江南地区名诗人之一。章八元灵澈等曾从其学诗。所作多酬和寄赠、送别纪行之类,抒发贫贱失志、官卑职微、年华老大的悲哀,显示了当时广大贫贱之士的共同遭遇和思想感情,但反映社会现实的面较窄,思想也欠深刻。有些更表现闲逸之情,甚至流连光景,歌功颂德。集中多近体之作,尤工律诗。善于以清俊淡雅、自然精炼的语言,深切地叙写情事,鲜明逼真地描摹景象,佳句颇多。《荆溪馆呈丘义兴》“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酬诸公宿镜水宅》“阳雁叫霜来枕上,寒山映月在湖中”、《九日登高》“渔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等诗句,及《留别邹绍刘长卿》、《丹阳送韦参军》、《奉和刘祭酒伤白马》等诗,都为论者称道。《酬刘员外见寄》“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尤有名。《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严维诗》一卷。今传《严维集》二卷。《全唐诗》存诗一卷、所预联句三首,《全唐诗补编》补二首、断句六句、所预联句九首;《全唐文》存赋一篇。事迹见《极玄集》卷下、《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猜你喜欢

  • 鹿角镇

    【介绍】:元稹作。此诗写于文宗大和五年(831)。鹿角镇,原注:“洞庭湖中地名。”大和四年,鄂州一带发生水灾,诗人曾以武昌军节度使的身份前去视察,第二年,这里又发大水,此时正值河北等诸藩镇拥兵自重,朝

  • 丁零

    古代西北和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名。汉时属匈奴。李端《雨雪曲》:“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

  • 颜回

    春秋鲁国人,字子渊,孔子弟子,安贫乐道,有德行,不幸早逝。后或用为悼亡之典。沈佺期《伤王学士》:“原宪贫无愁,颜回乐自持。”

  • 冯少吉

    【介绍】:见冯吉。

  • 曹生

    【介绍】:唐代诗人。名字、生卒年、籍贯不详。约懿宗时人。为庐州刺史卢鉟之僚属,因悦营妓丹霞而不得,作诗抒其失意情怀。《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卢瓌《抒情集》。

  • 定远侯

    东汉班超的封号。因借指班超,或喻指西北地区的驻守将领或出使的使者。王维《送平澹然判官》:“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亦省称“定远”。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参见“班定远”。

  • 李贺诗集译注

    徐传武译注。1992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录李贺诗247首,另附残句5则,“楚辞评语”16则(非李贺作品者则予以辨伪)。每首诗分“原文”、“注释”、“今译”、“解说”四部分,书后附有“李贺诗集、研究

  • 李阳冰

    【介绍】: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郡望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京兆府云阳(今陕西泾阳)人。生卒年不详。乾元二年(759)至上元二年(761),任缙云县令,有政声,秩满,迁当涂县令。族侄李白闻其迁当涂

  • 二桃杀三士

    春秋齐景公时,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居功自傲。晏婴劝齐景公除掉他们,且向景公献计,以两个桃子论功行赏。三人发生争执,先后自杀。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后因以为用阴谋杀人之典。李白《惧谗》:“二

  • 万人敌

    指勇力可敌万人。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顾况《从军行二首》之二:“少年胆气粗,好勇万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