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或这些韵部中一部分字在一首诗中可以通押。作诗用通韵在唐代已然,如“东”“冬”二韵、“鱼”“虞”二韵常通用,但一般地在古体诗中通韵较为宽广,近体诗则受到严格限制,一般不得通韵。
【生卒】:?~839【介绍】:字云翔。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元和五年(810)进士。累佐使府,历任监察御史、州刺史、郎中、中书舍人等职,卒于福建观察使任上。两《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另《列子·天瑞》载荣启期答孔子曰:“天生万物,唯
选集。五代刘吉编。此书《崇文总目》总集类,《通志·艺文略》著录为十卷。《宋史·艺文志八》著录为二卷,疑误。此集乃承韦庄《又玄集》以“缀其清词丽句”为选录标准,且以江南诗人为入选范围,故题曰《江南续又玄
①哪一家。杜甫《孟氏》:“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家。”②何处。钱起《送崔十三东游》:“灞上春风留别袂,关东新月宿谁家。”③如何,怎样。王建《寄刘蕡问疾》:“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④什么。用于
【介绍】:见李琪。
即习家池。李颀《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逢君立五马,应醉习家塘。”参见“习家池”。
见“赤马船”。
春秋晋祁奚忠直公正,为国举荐贤才,外不避其仇人,举仇人解狐代己;内不避亲属,举荐儿子为官,时人称为至公。见《左传·襄公三年》。后因以“举仇”、“举骨肉”谓人公正无私为国选贤。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
腐烂之草。《礼记·月令》有“腐草为萤”之语,故后常用为咏萤火虫的典故。杜甫《萤火》:“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