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郑和

郑和

【生卒】:1371——1435

世称三保太监。云南人。初事燕王,从燕王起兵反朝有功,累升为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中,计二十八年,历事三朝,先后七次率舰队通使“西洋”。历亚非三十余国,最远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为明初盛事。(二六,)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猜你喜欢

  • 岑毓英

    【生卒】:1829——1889字彦卿。广西西林人。诸生。初治团练,咸丰六年(1856)率乡勇赴援云南,后长期在云南作战,镇压回民、苗民起义。赐号“勉勇巴图鲁”;历官县丞至云南布政使、巡抚,云贵总督,攻

  • 梁台

    【介绍】:北周长池人,字洛都。初从尔朱天光平定关、陇,进都督。天光败,又为贺拔岳心腹。岳死,台与众推戴宇文泰,讨侯莫陈悦,破之,拜天水郡守。武帝保定中,拜大将军。官至鄜州刺史,年六十余卒。

  • 杜从郁

    佑子。元和初由太子司议郎转左补阙,旋改秘书丞。位至驾部员外郎。【介绍】:唐京兆杜陵人。杜佑子。德宗贞元末,以荫入仕,再迁太子司议郎。宪宗元和初,转左补阙。谏官崔群等以父为宰相,子不合为谏官,乃降授左拾

  • 阮瞻

    字千里,阮咸子。初仕为晋东海王司马越记室参军,永嘉中为太子舍人。性清虚寡欲,善弹琴,有求者,不问贵贱长幼皆为之弹奏;持无鬼论,无人能屈。病死于西晋末,时年三十岁。【生卒】:约281—约310【介绍】:

  • 王玺

    【介绍】:明平阳府猗氏人,字荆玉。正德六年进士。由行人累官宁夏道,饬戎政,缮边防,惩不法官校。后监军榆林,乞归。

  • 召信臣

    【生卒】:?—前31【介绍】:西汉九江寿春人,字翁卿。以明经甲科为郎。宣帝时,累迁南阳太守。劝民农桑,并利用郡中水泉,开通沟渎,筑堤闸数十处,灌溉田地三万顷,郡以殷富。吏民亲爱信臣,号曰“召父”。元帝

  • 刘春

    【生卒】:?——1521字仁仲,巴(今川东、鄂西一带)人。成化末进士。授编修。屡升翰林学士。正德六年(1511)以来历官礼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在职慎守彝典。宗藩请封、请婚及文武大臣祭葬、赠谥,多由他

  • 任民育

    【生卒】:?——1645字时泽,济宁(今属山东)人。天启中乡举,用为赞划,理屯事。真定失守,南逃。福王时,由知州升扬州知府。清兵破城,被杀。

  • 陈士京

    【生卒】:1595—1659【介绍】:明末浙江鄞县人,字齐莫,一字佛庄。天启、崇祯间浪游湖海,北走燕云,南抵黔粤,居滇尤久,思得一当而无所遇,乃归。南明鲁监国时官至光禄寺卿。久之,以事不可为,乃筑鹿石

  • 蔡仲熊

    南朝齐人,祖籍济阳(今河南兰考北)。博通礼学,每执经讲论,往往与权贵不合,亦终不改操求同,以此仕途坎坷,历年方至尚书左丞,时人叹其屈才。【介绍】:南朝齐济阳人。博通礼学。执经议论,往往与时宰不合,亦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