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武俊

王武俊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生卒】:735-801

契丹族怒皆部人。安史乱时,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拜先锋兵马使。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旋又杀惟岳归朝,擢为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不久所辖赵、定二州被朝廷收走,朱滔田悦乘其不满,与之联络,共同作乱,称赵王,署官府。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并合军打败了朱滔。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参见《新唐书》)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生卒】:735-801

契丹族怒皆部人。安史乱时,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拜先锋兵马使。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旋又杀惟岳归朝,擢为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不久所辖赵、定二州被朝廷收走,朱滔田悦乘其不满,与之联络,共同作乱,称赵王,署官府。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并合军打败了朱滔。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参见《新唐书》)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猜你喜欢

  • 晏婴

    【生卒】:?—前500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灵公时继其父晏弱任齐卿。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君。以节俭著称,能忠言直谏。力劝齐景公减轻剥削,省约刑罚。曾奉景公命出使晋国,与晋大夫叔向

  • 崔叔仁

    【介绍】:东魏清河人。崔休子。历仕通直散骑侍郎,司徒司马,出为颍州刺史。以贪污为御史中丞所劾,东魏孝静帝兴和中赐死。临刑,赋诗与诸弟诀别而不及其兄,以怨其不营救也。

  • 申屠刚

    字巨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初仕郡功曹,平帝时举贤良方正,因对策触犯王莽,被罢归田里。后避乱河西、巴蜀,曾谏阻隗嚣归附公孙述,不被采纳。光武帝征为侍御史,迁尚书令。为人刚直方正,常直言极谏。曾出

  • 袁甲三

    【生卒】:?——1863字午桥。河南项城人。道光进士,升御史。屡上疏言时政,以直言著名。咸丰三年(1853)赴安徽助吕贤基军务。后长期与捻军、太平军战于淮北、河南。咸丰八年,代胜保督办三省军务,次年充

  • 黄谦

    沛县典史。燕王兵入沛城,被俘。欲派他往徐州招降。不从,死。【生卒】:?—1401【介绍】:明人。建文时以儒生为沛县典史。办事果断。燕兵至,被执,令往徐州招降,不从,被杀。

  • 杨纮

    字望之,亿从子。以荫历官知鄞县。鄞滨海,恶少贩鱼盐,掠商人财物入海,吏不能禁。纮谕以祸福,再不敢为盗。以亿文进献,赐进士出身。提点江东刑狱,除转运、按察使。江东饥,开义仓赈济。对幕僚严正,常言不法之人

  • 钟皓

    【介绍】:东汉颍川长社人,字季明。少以笃行称,公府连辟不就,隐密山,教授门徒千余人。与陈寔、荀淑、韩韶称颍川四长。

  • 葛天氏

    【介绍】:传说中远古帝王。其治世,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相传有葛天氏之乐,由三人操牛尾而歌唱,共八曲。

  • 吴王馀祭

    【生卒】:?—前530诸樊弟。继兄即位,齐相庆封奔吴,他以女妻之,封之于朱方,富于在齐。后楚灵王伐吴朱方,诛庆封。吴攻楚,取棘、栎、麻三邑。楚复来攻,不久在乾谿败退。

  • 崔瓘

    【生卒】:?-770博陵(今河北定县)人。任澧州刺史时,以安民为本,增户数万,超升五级,拜银青光禄大夫。迁潭州刺史后,为部将所杀。(,参见《新唐书》)【生卒】:?—770【介绍】:唐博陵人。代宗时累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