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弘

王弘

【生卒】:379—432

字休元,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为东晋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后辅佐刘裕以宋代晋,文帝时官至司徒。在任曾修订同伍犯法连坐律;提高百姓服役年龄。为官不谋财利,家无余财。元嘉九年死,谥称文昭公。(,参见《南史》)


【介绍】:

明南京广洋卫人,字叔毅。弘治六年进士。授行人,擢南京都察院御史。正德初,以论列刘瑾罪状,黜为民。瑾诛,起广东按察副使。嘉靖初,群臣议大礼,弘不附名,士论韪之。


【介绍】:

唐太原人。高宗永徽时在世。善画人马。


【生卒】:379—43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元。王导曾孙。东晋末,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曾以农务顿息,建议屯田。从刘裕征战,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长史,转左长史。曾为刘裕请九锡。入宋,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宋少帝景平二年,参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及羡之等被杀,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文帝亲信,仍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曾上表请士人不与庶民连坐,人丁全役自十六岁改为十七岁等。文帝元嘉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历任藩辅,不营财利。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人皆依仿之,谓之“王太保家法”。


六合(今属江苏)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御史。正德元年(1506)偕薄彦徽等上疏,请留任刘健谢迁,而痛斥刘瑾等人罪,瑾怒,令杖归。


【生卒】:379—43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元。王导曾孙。东晋末,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曾以农务顿息,建议屯田。从刘裕征战,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长史,转左长史。曾为刘裕请九锡。入宋,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宋少帝景平二年,参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及羡之等被杀,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文帝亲信,仍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曾上表请士人不与庶民连坐,人丁全役自十六岁改为十七岁等。文帝元嘉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历任藩辅,不营财利。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人皆依仿之,谓之“王太保家法”。


猜你喜欢

  • 阎行

    【介绍】:东汉末金城人,后改名艳,字彦明。初从韩约,为小将。约使行见曹操,操厚遇之,表拜犍为太守。行请令其父入宿卫。及马超等举兵,行谏韩约,以故父未被诛。后将其众投操,拜为列侯。

  • 傅融

    【介绍】:北魏清河人,南徙渡河,家于磐阳。为乡闾所重,以三子灵庆、灵根、灵越并有才力而自负,意谓其三子文武才干堪以驾驭当世。好事者然之,故豪勇之士多相归附。

  • 高登

    【生卒】:?—1148【介绍】:宋漳州漳浦人,字彦先,号东溪。徽宗宣和间太学生。金兵南下时,与陈东等上书乞斩蔡京等六贼。廷臣复建和议,夺种师道、李纲兵权,登与东再次诣阙上书,力言和议之非。高宗绍兴二年

  • 傅山

    【生卒】:1607——1684字青主。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明亡后,改装隐居。顺治中,曾被捕入狱。康熙十七年,被强迫舁至京师,应试博学鸿词科,誓死不从,免试加内阁中书而还。喜欢苦酒,自称老蘖禅。擅长书

  • 陆陇其

    【生卒】:1630—1693【介绍】:清浙江平湖人,字稼书。康熙九年进士。历官江苏嘉定、直隶灵寿知县、监察御史,时称循吏。学术专宗朱熹,排斥陆、王,时人则推崇吕留良。有《三鱼堂文集》、《困勉录》、《灵

  • 驷勋

    【介绍】:东汉人。会稽郡功曹史。楚王刘英谋反事发,太守尹兴被诬下廷尉狱,勋亦诣洛阳狱就考,肌肉消烂,终无异辞。得赦还。

  • 祖咏

    【介绍】:唐河南洛阳人。玄宗开元进士。后流落不偶,移家归汝坟间别业,以渔樵自终。少与王维友善。工诗,剪刻省净,用思尤苦。有集。

  • 刘琎

    南朝宋、齐时人,字子璥,?弟。州举秀才。宋时,为建平王景素征北主簿,深见礼遇。齐时为武陵王哗冠军征虏参军。为人有操行,尝与友人孔澈同船,澈留目观岸上女子,琎不复同坐。官至射声校尉卒。【介绍】:南朝齐沛

  • 魏明悼毛皇后

    【生卒】:?-237河内(治今河南武陟)人。魏明帝为太子时入宫,受到宠爱,常同出入。明帝即位,相继进位贵嫔、皇后,父兄累拜高官。不久失宠,因有怨言被赐死。

  • 罗明祖

    【介绍】:明福建永安人,字宣明。崇祯四年进士。授华亭知县,改繁昌知县。曾镇压方大椿起事。后调襄阳,忤中官,罢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