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杨延昭

杨延昭

【生卒】:958—1014

【介绍】:

本名延朗。宋麟州人。杨业第六子。太宗太平兴国中以荫补供奉官。父死,以崇仪副使知景州。历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等官,坚守边关,屡败契丹。真宗景德二年,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边二十余年,智勇善战,号令严明,身先士卒,为将士爱戴,契丹惮服之,呼为杨六郎。


【生卒】:958——1014

本名延朗。业第六子。以荫补供奉官。父死,以崇仪副使出知景州。历江、淮南都巡检使、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徙高阳关副都部署。智勇善战,守边二十余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身先士卒,推功于下,人乐为用,契丹畏服,称为“杨六郎”。


【生卒】:958—1014

【介绍】:

本名延朗。宋麟州人。杨业第六子。太宗太平兴国中以荫补供奉官。父死,以崇仪副使知景州。历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等官,坚守边关,屡败契丹。真宗景德二年,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边二十余年,智勇善战,号令严明,身先士卒,为将士爱戴,契丹惮服之,呼为杨六郎。


【生卒】:958——1014

本名延朗。业第六子。以荫补供奉官。父死,以崇仪副使出知景州。历江、淮南都巡检使、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徙高阳关副都部署。智勇善战,守边二十余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身先士卒,推功于下,人乐为用,契丹畏服,称为“杨六郎”。


【生卒】:958—1014

【介绍】:

本名延朗。宋麟州人。杨业第六子。太宗太平兴国中以荫补供奉官。父死,以崇仪副使知景州。历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等官,坚守边关,屡败契丹。真宗景德二年,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边二十余年,智勇善战,号令严明,身先士卒,为将士爱戴,契丹惮服之,呼为杨六郎。


猜你喜欢

  • 王璧

    【介绍】:元常州路宜兴人,字全卿。任镇江濂溪书院山长。

  • 李焕

    【介绍】:北魏赵郡平棘人,字仲文,小字醜瓌。李秀林从弟。少与郦道元俱为李彪所知,自给事中转治书侍御史。孝文帝时,从任城王元澄推治穆泰谋反事。宣武帝时,官梁州刺史,先后镇压武兴氐杨氏、秦州民吕苟儿举兵反

  • 姚况

    建中时从姚令言。令言率兵讨关东,况领州事。德宗逃奉天,况与冯河清召诸将计事,即发储铠完仗百余乘献行在,得拜行军司马。兴元初,部将杀死河清,况逃归故里。朱泚乱平,召拜太子中舍人。后以饥卒。【介绍】:唐人

  • 薛端

    字仁直,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家为河东大族。魏末率宗室家僮等据杨氏壁,归宇文泰。历任大丞相府户曹参军、尚书左丞、吏部尚书。久掌铨选,能擢用人材,受泰器重。位至开府仪同三司,封侯爵。北周初封公爵

  • 莫延葚

    南丹州(今属广西)蛮人。隆兴二年(1164),延廪为诸蛮所逐,携家归附,广西经略司奏请延葚袭职。淳熙元年(1174),永乐州蛮攻南丹州,使者来告急,广西帅臣遣将领陈泰权及天河县主簿徐弥高劝戒以求和好。

  • 黄仲昭

    名潜,莆田(今属福建)人。性格端庄慎谨。成化二年(1466)进士。官编修。与章懋、庄昶直谏被杖责,贬湘潭知县。走在路上因谏官进言,改任他为南京大理评事。守孝期满,因要养亲,遂不出仕。弘治改元,因推荐敦

  • 赵叔向

    【介绍】:宋宗室,号西隐埜人。汴京陷时,潜遁京西。金兵退,引众屯青城,入都堂叱王时雍等速归政,安置救驾义兵。后部将上变,告其谋为乱,被捕诛。有《肯綮录》。

  • 郭存谦

    【介绍】:明保定府雄县人,字仲恭。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山东潍县知县。岁饥,仿义仓法,设永惠仓以资赈饥。擢吏部主事,历进文选司郎中。以奏事忤权贵归。后复起,累擢光禄少卿。天启时有为魏忠贤立碑颂德者,存谦

  • 江跻

    【介绍】:宋衢州常山人,字元寿。举进士。为殿中侍御史。在朝论事以正心诚意为本。高宗绍兴初率全台攻宰相朱胜非,忤旨罢官。高宗后思及跻,手诏以司农卿召还,未及用而卒。

  • 张忠恕

    【生卒】:1174——1230字行父。右仆射张浚孙。以荫监楼店务。历知澧、湖、鄂州及宁国府,太府丞等。宝庆初,理宗诏求直言,应诏上疏,称朝政得失。疏入,朝绅传诵,为魏了翁、真德秀所嘉重。力请补外,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