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朱之瑜

朱之瑜

【生卒】:1600—1682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鲁玙,号舜水。诸生,崇祯末两奉征辟,未就。南明弘光时授江西按察副使,亦不就。南京陷落后,依黄斌卿于舟山。舟山陷落,辗转日本、安南、暹罗间,往来于张煌言、陈煇军。后定居日本,水户藩主待为国宾。在日本讲学二十余年,卒葬长崎,日本学者私谥文恭先生。精研六经,学求注重事功,对日本颇有影响。有《舜水文集》。


【生卒】:1600——1682

字鲁玙。号舜水。浙江余姚人,寄籍松江。明诸生。不求仕进,屡被征召,皆辞不就。明福王时,授江西按察司副使兼兵部职方寺郎中,亦拒绝。后与经略王翊相缔结,图谋恢复明室。东渡日本请援,再赴安南。舟山兵败后定居日本。精通经学,在日本传授中国文化,颇有影响。著有《文集》二十五卷,《释奠仪注》、《阳九述略》、《安南供役纪事》各一卷。居日本二十余年,八十三岁卒。日人谥曰文恭先生。


【生卒】:1600—1682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鲁玙,号舜水。诸生,崇祯末两奉征辟,未就。南明弘光时授江西按察副使,亦不就。南京陷落后,依黄斌卿于舟山。舟山陷落,辗转日本、安南、暹罗间,往来于张煌言、陈煇军。后定居日本,水户藩主待为国宾。在日本讲学二十余年,卒葬长崎,日本学者私谥文恭先生。精研六经,学求注重事功,对日本颇有影响。有《舜水文集》。


【生卒】:1600——1682

字鲁玙。号舜水。浙江余姚人,寄籍松江。明诸生。不求仕进,屡被征召,皆辞不就。明福王时,授江西按察司副使兼兵部职方寺郎中,亦拒绝。后与经略王翊相缔结,图谋恢复明室。东渡日本请援,再赴安南。舟山兵败后定居日本。精通经学,在日本传授中国文化,颇有影响。著有《文集》二十五卷,《释奠仪注》、《阳九述略》、《安南供役纪事》各一卷。居日本二十余年,八十三岁卒。日人谥曰文恭先生。


【生卒】:1600—1682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鲁玙,号舜水。诸生,崇祯末两奉征辟,未就。南明弘光时授江西按察副使,亦不就。南京陷落后,依黄斌卿于舟山。舟山陷落,辗转日本、安南、暹罗间,往来于张煌言、陈煇军。后定居日本,水户藩主待为国宾。在日本讲学二十余年,卒葬长崎,日本学者私谥文恭先生。精研六经,学求注重事功,对日本颇有影响。有《舜水文集》。


猜你喜欢

  • 陈奇瑜

    【生卒】:?—1645【介绍】:明山西保德州人,字玉铉。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洛阳知县。继杨涟力劾魏忠贤。崇祯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极言鄜延千余里饥荒及民变状,诏免田租。发兵击斩农民军首领多人。旋以

  • 梁师都

    【生卒】:?—628【介绍】:隋唐间夏州朔方人。世为豪族。仕隋为鹰扬府郎将,炀帝大业中罢归。大业十三年,聚众据朔方,称大丞相。联兵突厥,自为梁国,称帝,改元永隆。突厥始毕可汗封其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

  • 何瑭

    【生卒】:1474—1543【介绍】: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十五年进士。为翰林修撰。不屈于刘瑾,累疏致仕。后出为开州知府,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

  • 李全忠

    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为棣州司马。秩满归家,事节度使李可举。光启初,受命攻打易、定二州,败,旋率其部袭取幽州,逼死可举,拜为留后。(,参见《新唐书》)【生卒】:?—885【介绍】:唐范阳人。仕为棣州

  • 商琼

    亳州蒙城(今属安徽)人。初为盗。太宗尹京师,召置帐下。及即位,擢御龙直指挥使。从征太原、幽蓟。历天武都指挥使、领西州刺史,贝州部署,并州马步军都部署。真宗即位后,为并代都部署。以疾求解兵权,授检校太尉

  • 相土

    【介绍】:商族首领昭明子。昭明卒,相土继立,东迁泰山下,又迁于商丘。承祖业,佐夏入为王官之伯,扩展部族势力达于渤海。《诗·商颂·长发》颂其功业。相传为马车之发明者。故亦称乘杜。

  • 江孔殷

    【介绍】:明福建泰宁人,字而九,别字豹隐。幼以孝闻,年二十,丧妻,不再娶。善画,所作山水小景,淡远得笔外意。花卉翎毛佳处当在边韶、吕纪间。尝寓郡城,以笔墨自娱。

  • 陆抗

    【生卒】:226-274字幼节,陆逊子。年二十为建武校尉,代父统其部众。孙皓时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凤凰元年(272)击退晋将羊祜的进攻,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任大司马

  • 秋胡妻

    【介绍】:春秋时鲁国人。秋胡娶妻五日,即离家为官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秋胡与嬉言,并与之金。妇正言拒之。秋胡归家,奉金于母,及妇至,即采桑者,秋胡惭。妇责以不孝不义,投河而死。

  • 程接道

    【生卒】:?—1641【介绍】:明河南洛阳人。宋儒程颐后裔。崇祯间,河南巡按李日宣以程颢后嗣无人,请以程颐后人继嗣,诏许之。遂以接道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后被农民军于大忠部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