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孙奇逢

孙奇逢

【生卒】:1584——1675

字启泰。又字钟元。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明万历举人。明末清初,屡被荐征皆不入仕,先后居易州五峰山、夏峰等地。学术原以陆象山、王阳明为宗,主张慎独,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著有《读易大旨》五卷,《理学传心纂要》八卷。康熙十四年卒。道光八年,从祀文庙。


【生卒】:1585—167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容城人,字泰,号钟元。万历二十九年举人。与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为友。天启间,东林党狱起,奇逢密请督师孙承宗清君侧,不听;光斗等死,为之营葬,因与鹿正、承宗有“范阳三烈士”之称。崇祯九年,守容城拒南下之清兵,城竟不破。后避乱入五公山。顺治六年,迁居辉县之苏门百泉。少贫苦力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之说为本,而不背程朱。来学者,授田使耕,教人以激劝为主,谓“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倒,人之事毕矣。”学者称夏峰先生。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甲申大难录》、《夏峰先生集》等。


【生卒】:1585—167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容城人,字泰,号钟元。万历二十九年举人。与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为友。天启间,东林党狱起,奇逢密请督师孙承宗清君侧,不听;光斗等死,为之营葬,因与鹿正、承宗有“范阳三烈士”之称。崇祯九年,守容城拒南下之清兵,城竟不破。后避乱入五公山。顺治六年,迁居辉县之苏门百泉。少贫苦力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之说为本,而不背程朱。来学者,授田使耕,教人以激劝为主,谓“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倒,人之事毕矣。”学者称夏峰先生。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甲申大难录》、《夏峰先生集》等。


【生卒】:1585—167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容城人,字泰,号钟元。万历二十九年举人。与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为友。天启间,东林党狱起,奇逢密请督师孙承宗清君侧,不听;光斗等死,为之营葬,因与鹿正、承宗有“范阳三烈士”之称。崇祯九年,守容城拒南下之清兵,城竟不破。后避乱入五公山。顺治六年,迁居辉县之苏门百泉。少贫苦力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之说为本,而不背程朱。来学者,授田使耕,教人以激劝为主,谓“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倒,人之事毕矣。”学者称夏峰先生。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甲申大难录》、《夏峰先生集》等。


猜你喜欢

  • 吴安民

    【生卒】:1244—1300【介绍】:元安丰路寿春人,字惠卿。吴祐子。世祖至元十四年袭管军总管,镇扬州。随军攻日本,授征东副万户,遇飓风,附败舟得还。二十年镇压建宁黄华。二十六年从镇压江西钟朗、吴大仲

  • 彭兴宗

    【介绍】:宋抚州金溪人,字世昌。师事陆九渊。九渊令其教授诸子,称有法度。孝宗淳熙中,筑精舍于象山,以为九渊讲学之所。后以购书访朱熹,时方严党禁,熹戒之以诗。

  • 牟长

    字君高,乐安临济(今山东高青)人。光武帝时历任博士、河内太守、中散大夫等职。精通《欧阳尚书》,弟子多至万人。著有《尚书章句》,俗号《牟氏章句》。【介绍】:东汉乐安临济人,字君高。少习《欧阳尚书》。光武

  • 吴枟

    【介绍】:清湖南新化人,字季文,号兰柴。乾隆四十二年拔贡。工诗。幼与其兄吴思树称二吴,又与湘阴周锡溥等称湘中七子。有《兰柴诗存》。

  • 蒋煜

    【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号鼎堂。画古松大石,有沈周意。

  • 赵才

    【生卒】:547-619字孝才,酒泉(今属甘肃)人。骁勇粗悍。初仕北周,隋初,为晋王广府属,得广信任。炀帝初,位至右候卫大将军。大业十二年,劝帝由洛阳还长安,被拘十余日。隋帝至江都,粮尽,虞世基等劝帝

  • 勒克德浑

    【生卒】:?——1652萨哈璘第二子。历封贝勒、顺承郡王。官掌刑部事。顺治间(1644——1661)为平南大将军,率军和南明军队战于江浙、湖广,屡败明军,擒何腾蛟。又移师广西,战功显著。顺治九年三月卒

  • 江彦清

    【生卒】:?——1275德祐元年(1275),以珍州守将抵御蒙军,泸州守梅应春杀判官李丁孙、推官唐奎瑞以城降,攻珍州,彦清巷战死。【介绍】:宋人。恭帝德祐元年为珍州守将。元兵至,为守御计甚力。已而城陷

  • 刘在明

    【生卒】:?-948幽州(治今北京)人。初为节度使刘守光亲信,任平塞军使。后唐时历为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贝州刺史等职。后晋天福年间任单州刺史,以破南唐兵功授安州防御使,迁至晋州留后。后汉建立,官止镇州

  • 韦緟

    贯之弟。有学问,为士林推重。官至太常少卿。(,参见《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