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唐高宗

唐高宗

【生卒】:628—683

【介绍】:

即李治。唐朝皇帝。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太宗贞观五年,封为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即位后,多承太宗旧制。曾出兵击平西突厥,又命李勣率六总管兵攻高丽。后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在位三十四年,卒谥天皇大帝。


【生卒】:628-683

即李治。初谥天皇大帝,后改谥天皇大弘孝皇帝。太宗子。初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即位。在位初期继续唐太宗的政策,并命长孙无忌等修撰《唐律疏议》,史称有贞观遗风,号“永徽之治”。显庆中击破西突厥,稳定了唐对西域的统治。655年立武则天为皇后,委以政事。其后政权全归武则天。(,参见《新唐书》)


【生卒】:628—683

【介绍】:

即李治。唐朝皇帝。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太宗贞观五年,封为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即位后,多承太宗旧制。曾出兵击平西突厥,又命李勣率六总管兵攻高丽。后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在位三十四年,卒谥天皇大帝。


【生卒】:628-683

即李治。初谥天皇大帝,后改谥天皇大弘孝皇帝。太宗子。初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即位。在位初期继续唐太宗的政策,并命长孙无忌等修撰《唐律疏议》,史称有贞观遗风,号“永徽之治”。显庆中击破西突厥,稳定了唐对西域的统治。655年立武则天为皇后,委以政事。其后政权全归武则天。(,参见《新唐书》)


【生卒】:628—683

【介绍】:

即李治。唐朝皇帝。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太宗贞观五年,封为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即位后,多承太宗旧制。曾出兵击平西突厥,又命李勣率六总管兵攻高丽。后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在位三十四年,卒谥天皇大帝。


猜你喜欢

  • 胡瓒

    【生卒】:1471—1529【介绍】:明广平府永年人,字伯珩,号紫山。弘治六年进士。嘉靖初,官户部侍郎,预平大同兵变。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八年,以失处大同乱军,被劾致仕。有《紫山诗稿》。

  • 薛明

    寘子。北周末,为清水郡守。(,参见《北史》)

  • 王宗诚

    【生卒】:1764—1837【介绍】:清安徽青阳人。字中孚,号廉甫,又号莲府。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兵部尚书。与其父懿修同席翰林宴,继值上书房,时人推为荣遇。

  • 陈起宗

    【介绍】:宋苏州昆山人,字兴祖。少入上庠,连冠多士。一日归省,嘱同舍生投试卷。起宗治《礼记》,同舍嫉之,易以《周礼》,迫试乃告,起宗遂用《周礼》试,复为第一。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官直徽猷阁、都大提举川

  • 满俊

    【生卒】:?——1468亦名满四。世袭千户。成化中,因官府到他家催交拖欠赋税,索取太多,遂聚众占据石城反,后被项忠、马文升等设埋伏擒杀。

  • 邓至

    【介绍】:宋成都双流人,先世居梓江,号二江先生。通《六经》,从学者甚众。有《往事龟鉴》、《通书》、《二江集》。

  • 吴稼竳

    【介绍】:明浙江孝丰人,字翁晋,吴维嶽子。以父任为郎,官至云南通判。以诗见称于王世贞,与吴梦旸、臧懋循、茅维称四子。工乐府。有《元盖副草》。

  • 湛若水

    【生卒】:1466——1560字元明,增城(今属广东)人。从陈献章学,弘治五年(1492)举于乡、不乐仕进。母命、乃入南京国子监。十八年会试第二名,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母忧归,筑西樵讲舍,以教士子。

  • 刘伯玉

    南朝宋时人,本衡阳王刘嶷第二子。后废帝元徽元年出继刘铄,封南平王,后官至给事中。升明二年(478)谋反被杀。(,参见《南史》)

  • 赵兴祥

    【生卒】:?——1175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辽静江军节度使赵瑾子。初仕辽为閤门祗候,后降金,从宗望伐宋,为六宅使,渐迁同知宣徽院事。海陵王朝,历左宣徽使,济南尹、绛阳军节度使,封申国公。海陵王曾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