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17—?【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初名袗,字公襄,后以字行,改字孝拱,号昌匏,又号半伦、太息、刷剌。龚自珍子。久随宦居京师,能识满、蒙古文字,通小学,又嗜天竺梵书。工书,落笔险怪。侨居沪上
【介绍】:唐人。七岁读书,九岁能属文。初为管城尉,丁艰,补河北尉。居官以清廉称。官至驾部郎中。
【介绍】:宋宗室,字大年。赵德昭玄孙。仕神宗、哲宗朝,官至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工草书。尤长绘画,多作小轴,雪景颇似王维之笔。又善画汀渚水鸟,喜作芦雁。
【生卒】:1840—1893【介绍】:清直隶深泽人,字观五,号篠泉,又号君言。以拔贡朝考得知县,改主事,弃不就。乡试中式,再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有《易备忘录》、《读易札记》、《禹贡考》、《中庸说》
刘耕孙之弟,为常宁州儒学正。农民起义军攻陷湖南后,常宁长吏弃城逃走,他坚守一年,死之。【介绍】:元茶陵州人,字长吾。刘耕孙弟。以国学生下第,授常宁州儒学正。红巾军进入湖南,常宁长吏弃城走,地方人士请焘
【介绍】:姓或作爰。西汉扶风安陵人。袁盎兄子。为常侍骑。盎徙吴相,种以吴王骄日久,国多奸,劝盎日饮酒,无所事事,说王毋反,则可免祸。盎从之,吴王果厚遇盎。
字昭辅,洛阳(今属河南)人。出身官宦世家。善谈论,有文辞。举进士第,事后梁为左拾遗、侍御史。末帝时召为翰林学士,后唐庄宗时贬为均州司马。明宗时召为吏部侍郎,建议百官赐告身,被接受。后因讥诮宰相冯道,徙
【介绍】:清江南桐城人,字素伯。幼随父方以智于方外,备尝险阻。晚筑稻花斋于湖上,殚力著述。有《汗青阁集》、《古今释疑》。
【生卒】:1469—1542【介绍】:明吴人,字希承,一字希正,别号春斋。少从父习医,博览古今名家医书,为名医。弘治初,选为太医院士。正德中考核医官,列第一。累升院使,以右通政使致仕。
【介绍】:明顺天府昌平人,入易州籍,字莪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祠祭郎中,光禄寺卿。隆庆四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平九丝蛮。万历六年,巡抚江西,品行高洁,不肯为张居正伺察尚书朱衡。官至南京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