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僧。赣州人,农家姜氏子。寄僧舍为徒,七岁不能言,召至京师,入宫忽能语。仁宗令削发,赐名行本,赐值千万贯。还乡创建大寺,累年寺成,对佛合掌端坐而逝。
【介绍】:明江西上饶人,字曰常。本姓璩。身魁梧,多笑言,吟诗不辍。博学多撰述。有《秋吟》,一时传诵。
明诸生耿光之子,耿燿之侄儿。有孝行,冒死护葬其父灵柩。
【介绍】: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崔僧渊从弟。位至平昌太守。家资巨万而吝刻,有钱数百斛埋于地。其母春日思食苦堇,和惜钱不办。
【介绍】:西汉沛人,字子夏。从五鹿充宗受梁丘贺《易》,官至真定太傅。
【生卒】:?—589【介绍】:南北朝时后梁宗室。字义远。后梁主萧詧第五子。性仁厚,善抚接。历荆州刺史、尚书令、太尉、太傅。后梁亡,奔陈,授东扬州刺史。及陈亡,百姓推为主,以御隋师。为总管宇文述所破,被
【生卒】:1633——?字天生。陕西富平人。明代庠生。博学强记,清初曾举博学鸿儒科,试授检讨,不久即归乡不出。研究经学。著有《诗说》、《春秋说》,为“三李”之一。【生卒】:1633—1706以后【介绍
后唐蕃汉总管符存审次子。后唐同光年间以功授曹州刺史。明宗时屯戍瓦桥关,诛杀所部乱兵张谏等。后历迁数州刺史及忠正、义成等镇节度使。后晋建立,任滑州节度使。后与白奉进忿争、部下杀奉进,他被执送京师,晋高祖
【介绍】:三国吴会稽山阴人。尝代父死罪。孙亮时,同里朱育举其事言于太守濮阳兴,谓可瞻仰景行而识之。
【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方寅,号勉曾。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检讨,纂修明史。父客闽,死耿精忠之乱。即请假入闽在古寺中寻得父棺,遂扶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