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煦
【生卒】:?——1862
刘体重之子,拔贡生,授直隶知县。咸丰初年,升开州知州,赈灾荒,办团练,升署大名知府。咸丰、同治相交之际,督师镇压捻军,战清丰、濮州;再率乡团平定开州、濮州间水套地区,累至大顺广道,偕副都统主持直隶、山东交界处军事,以劳疾卒。
【生卒】:?——1862
刘体重之子,拔贡生,授直隶知县。咸丰初年,升开州知州,赈灾荒,办团练,升署大名知府。咸丰、同治相交之际,督师镇压捻军,战清丰、濮州;再率乡团平定开州、濮州间水套地区,累至大顺广道,偕副都统主持直隶、山东交界处军事,以劳疾卒。
【生卒】:235-264字子烈,孙权第六子。初封琅邪王。孙亮被废,权臣孙綝立他为皇帝,改元永安。后与张布等杀綝,委政于旧臣濮阳兴及布,无所建树。好读书,遍览诸子百家。卒后谥景皇帝。【生卒】:235—2
【生卒】:?—884【介绍】:唐人。僖宗乾符末,为鄂岳观察使。时黄巢军转战江南,绍曾募民为土团军拒之。后卒于镇。
【介绍】:宋普州安岳人。景思忠弟。以荫入仕。摄保安军,西夏攻顺宁,擅领兵赴援,诸将败,一军独全。以功知德顺军,累擢知河州。青宜结鬼章举兵袭杀伐木卒,思立帅兵攻之于踏白城,战死。
【生卒】:?-525字伯举,范阳涿(今属河北)人。好学,有文才。举秀才,射策甲科。位至尚书仪曹郎中。参与制定朝仪。卒。(,参见《北史》)【生卒】:?—525【介绍】:北魏范阳涿人。字伯举。少好学,举秀
字巨振,敦煌(今属甘肃)人。为刘昞助教。入魏,以通儒学为中书博士。贵族子弟多从其受业。后卒于扶风太守任。众弟子为其请谥,遂谥献。(,参见《北史》)【介绍】:北魏敦煌人,字巨振。为刘昞助教,尽能传昞之业
【介绍】: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敬韬,号云来。万历间进士,历官太常寺卿、工部尚书。善画山水,深得小米笔意,董其昌题其图云:“敬韬作米虎儿墨戏,不减高房山,阅此欲焚吾砚。”著有《南河志》。
贺州(今广西贺县)人。政和进士,为广州教授,建炎三年(1129),献《本政书》十三篇,陈述当今农贫、兵骄,两税之数额比唐代增至七倍等。授桂州节度掌书记,再献《比校书》二篇,列举桂州垦田、丁夫、税钱、苗
字曼基,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初举孝廉,为廪丘长、鄢陵令。曹魏时期历任扬州刺史、魏郡太守、凉州刺史、护羌校尉等职,通晓军事,善出良策。文帝时卒,年四十五。【介绍】:三国魏太原祁人,字曼基。汉末大乱,尽
字仲谋,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举进士,为通利军司理参军、中牟县主簿,改监通利军税。洺州肥乡县田赋不合理,岁久莫治,谘创方田法,四出丈量,遂得其数,查出无租之地者四百户、征收逋赋八十万,流民乃得复业
【生卒】:1885—1907【介绍】:清末浙江会稽人,原名渊,字墨峰,号白萍生。初入福建武备学堂肄业。光绪三十一年入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得识徐锡麟。后赴日本学警政,回国后助秋瑾办《中国女报》。光绪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