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思革子
【介绍】:
春秋时人。与户文子、叔衍子友善,闻楚成王贤而好士,三人俱往见。半途衣寒粮乏,度不能俱活,二子乃以衣食与革子。革子见楚王,王与语,以为贤,设宴乐以待。革子抚琴乃作与二子别散之音,是为“三士穷”。王以革子为相,命收二子而厚葬之。
【介绍】:
春秋时人。与户文子、叔衍子友善,闻楚成王贤而好士,三人俱往见。半途衣寒粮乏,度不能俱活,二子乃以衣食与革子。革子见楚王,王与语,以为贤,设宴乐以待。革子抚琴乃作与二子别散之音,是为“三士穷”。王以革子为相,命收二子而厚葬之。
【生卒】:?—1683【介绍】:清汉军镶蓝旗人,原名刘格。初以通晓满文,在户部学习。顺治九年授宗人府主事。康熙初官四川巡抚,招民承垦,累加工部尚书衔。三藩乱时,以御吴三桂将彭时亨失利,夺官。
【生卒】:1636——1708字电发。江苏吴江人。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辞官著述。尝刻《菊庄乐府》。著《南州草堂集》、《本事诗》、《词苑丛谈》。【生卒】:1636—1708【介绍】:清江南吴江人
【生卒】:137-208字子柔,赵典侄。初为京兆丞,后历官司空、司徒、录尚书事。曾劝李傕同郭汜和解,几乎被杀。从献帝都许,被曹操解职。
【介绍】:唐人,字立成。太宗贞元时官至衡州刺史、邕管经略使兼御史中丞。工画山水,有神趣,但峰峦少奇,往往繁碎。
字袭参。安徽桐城人。康熙末年,以举人充明史馆纂修。雍正进士,授编修,升国子监司业。于经史、律历、兵刑、六书、礼仪、音律诸学皆有研究,著有《易管》、《洪范皇极疑义》、《古今乐通》、《律衍数度衍参注》、《
【介绍】:隋末唐初湖州安吉人,字玉华。勇断有才气。隋末天下扰攘,率宗族乡邻子弟,聚粮自守。闻李渊起兵,领众归附。入唐,拜洮州刺史。
【介绍】:隋西京人。多髯,赤而卷曲,人称虬髯客。雄才大略,有御四方之志。隋末,天下紊乱,欲起事于中原。于旅途遇李靖,因靖于刘文静家得见李世民,识为真人主。乃以其资财悉缯李靖,属靖事世民。后,唐太宗贞观
【介绍】:明山东寿光人,字子静,号山泉。刘珝孙。正德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累官山西布政司参议,以谤致仕归卒。有《山泉集》。
【介绍】:战国时鲁国人。孟轲之母。其居近墓,轲幼,戏墓间。迁居近市,轲乃戏为贾人炫卖。母乃三迁其居至学宫旁,轲戏设俎豆,学揖让进退之礼。乃居于是,世称三迁之教。轲尝废学,母以刀断织,戒轲学不能中道而废
【介绍】:东晋沛国济阴人,字公荣。性嗜酒,常与人终日共饮。通达自适。阮籍尝与王戎饮,昶在座,而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有知人之鉴,官至兖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