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以思
近代地质学者。女。祖籍四川成都,回族。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9·18”事变,东北沦陷后随家辗转至四川。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地质学系,入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练习员。1944年3月去贵阳参加中国地质学会第25届年会,会后去黔西作野外考察,4月24日行抵晴隆县属之黄河厂附近,被土匪杀害,年仅26岁。学力深厚,勇于探索,成绩卓著,为近代我国有数的女地质学家之一。著有《黔北之下三迭纪动物群》等论文,1945年中国地质学会设立马以思奖学金,授予优秀地质专业学生。
近代地质学者。女。祖籍四川成都,回族。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9·18”事变,东北沦陷后随家辗转至四川。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地质学系,入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练习员。1944年3月去贵阳参加中国地质学会第25届年会,会后去黔西作野外考察,4月24日行抵晴隆县属之黄河厂附近,被土匪杀害,年仅26岁。学力深厚,勇于探索,成绩卓著,为近代我国有数的女地质学家之一。著有《黔北之下三迭纪动物群》等论文,1945年中国地质学会设立马以思奖学金,授予优秀地质专业学生。
①吐蕃时的一种军事行政建制。藏语称“khri sde”。约七世纪松赞干布掌政后统一吐蕃兵制时建置。统隶于五如(“如”,藏语音,译意为“翼”)及其长官“如本”(翼长)。这种万户多见于河陇吐蕃占领区。如在
中国伊斯兰教古墓之一。在广州市流花桥北。乃南明四卫指挥使羽凤麒,撒之俘,马成祖等三回民将领之墓。顺治七年(1650) 3人守城抗击清军被围困,不屈而死。当地回民收葬于此。题曰“先贤古墓”。回民称三忠为
夫余国的官号。详见“加”(641页)。
官名。吏目为明代知州、安抚使、招讨使、长官等的属官,秩正九品或从九品,或无品级。掌收发上下移文或司奸盗、察狱囚及官署事务。少数民族地区土司亦设此官,以当地头领为之,助主官处理土司事务。亦有降职土官授此
我国壮族使用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早在南宋时期,壮族地区民间就流传着一种“方块壮字”或叫“土俗字”。这种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使用范围不广,也无统一规范,壮族民众多使用汉文。1955年创制了拉丁
萨满教的一种由众多神灵组合的神祗。达斡尔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传说是达斡尔族最早崇拜的神,清初该族从黑龙江北南迁时,只供此神,本世纪初已消失。由24个特格(组或座位)组
呼和浩特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食品之一。即谚语所称“绥远三件宝”中之一“宝”。以麦面即燕麦面为原料,制做有三熟之说,即麦子要炒熟,和面时要用滚开水烫熟,成形后要蒸熟。主要有搓鱼鱼、摊窝窝、压饸饹、吃团儿、
中国著名佛教石窟建筑群。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因此地原名莫高乡,故名。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5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1600多米。相传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
①古族名。羌人的一支。以该地有白兰山(今青海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达山)故名。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青海南部柴达木河流域以及四川西部地区。东北邻吐谷浑。以游牧为生,“随逐水草,庐帐为屋,以肉酪为粮”。与党项羌关
清皇室祖陵。又称北陵。位于盛京(今沈阳市)西北10里隆业山,为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合葬陵。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顺治元年(1644)竣工。八月,奉葬皇太极灵柩于此。宝城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