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颉跌利施可汗

颉跌利施可汗

①(?—691)唐代后突厥汗国创立者。名骨咄禄,又作不卒禄、骨笃禄。※颉利可汗族人。阿史那氏。原为单于都护右厢云中都督舍利元英辖下首领,世袭吐屯啜(突厥官名)。※阿史那伏念反唐兵败后,其于唐永淳元年(682)召集亡散,退据总材山,占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拥众五千,势盛,自称颉跌利施可汗,以弟默咄为设,咄悉匐为叶护,委阿史德元珍为阿波达干,统兵马事,建牙乌德鞬山(又作郁都军山,今杭爱山北支),并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建南牙,北破九姓,东败契丹,称雄漠北,史称后突厥汗国。永淳元年后,屡犯唐境,相继攻掠并州、定州、妫州、蔚州。垂拱三年(687)秋,大败唐将爨宝璧部,一生征战47次,身经20战。天授二年(691)病卒。子默棘连年幼,弟默啜自立为汗。 ②见“阿史那施”(1220页)。

猜你喜欢

  • 土府照磨

    官名。府照磨为知府属吏,职掌收发上下文移,磨勘六房宗卷。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所置土府,亦设此官,以当地头目为之,秩从九品,给予铜印、敕书,赐以冠带,准世袭。职承土知府之命,办理本辖区内有关事务,助理守疆

  • 韦州监军司

    参见“静塞军司”(2419页)。

  • 北沃沮

    古沃沮族的一支。因分布于沃沮区域北部(一说在长白山北)而得名。《后汉书》等称其“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史界比定分布地区说法不尽一致:一说在今吉林省延吉、珲春、和龙、汪清等县地;一说图们江以北,兴凯湖以南

  • 巴只吉惕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成吉思汗二年(1207),为术赤招降。

  • 头头

    见“杜度”(960页)。

  • 沙班子中

    见“沙班”(1125页)。

  • 云南蛮司志

    民族史书。清毛奇龄(1623—1716)撰。此为《西河合集》本《蛮司合志》一书之8—11卷。王崧《云南备征志》收此4卷,题曰:《云南蛮司志》。首载总叙,为云南诸土司之拾捕、安辑、授职、习俗之大略,与四

  • 佐格阿升喇嘛

    见“阿兴喇嘛”(1222页)。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德勒格尔河东岸,东至巴彦吉鲁克接乌梁海游牧界,西至德勒格尔河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南至巴噶鄂都斯接赛音诺颜部中末旗界,北至鄂木图接俄斯边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

  • 朵甘卫都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官署名。洪武七年(1374)七月,由卫指挥使司升置,辖地范围仍旧,即今甘、青、川广大藏区。按明初建置例,设都指挥使2员、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员,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员,正三品。因地处边疆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