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阴山岩画

阴山岩画

分布于内蒙古境内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中。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岩画宝库。多刻画于断崖立壁、山巅巨石之上,形成密集的岩画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已提及。1976年以来,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又有大批发现。据研究,大多数岩画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器时代,一部分属于战国至两汉、北朝至隋唐、辽宋至明清时期,磨刻在岩石上的各种图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从磨刻、敲凿、涂绘、浅浮雕和线雕等种种不同手法判断,约可分别为不同时代游牧人,包括古代原始人、古匈奴人、突厥人、回纥人、党项人和蒙古人的作品。最多的是动物形象,有个体、有群体相搏相戏;有表现游牧生活的狩猎图像,或单人出猎、或双人行猎、或众人围猎;亦有生动形象的交战图像,画面所见双方胜负分明;亦有放牧图、迁徙图、舞蹈图以及蒙、汉、藏、回等民族文字及西夏文字题铭等。内容丰富,作画的用意和手法也各不相同。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北方各族游牧民族社会经济生活、意识形态、宗教观念、审美观点及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和联系,是十分光彩夺目的艺术遗产。北京文物出版社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阴山岩画》。

猜你喜欢

  • 布伯

    元朝将领,兵器制造家。回回人。先世西域旭烈(今伊拉克纳杰夫)人。著名兵器制造家亦思马因长子。至元十一年(1274)父卒,袭父职为回炮手总管,继续主持制造回回炮,并率炮队随蒙古军南下作战,屡立功。十八年

  • 克邓威正台吉

    见“班扎喇卫征”(1792页)。

  • 乙典女直部

    以女真人所置契丹部族名。一作移典部。清文献作伊德,谓蒙古语,令食之意。部民原为长白山星显水(今吉林省布尔哈通河)、禅春河(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之嘎呀河)女真人。辽时签为猎户,迁居高州(治今内蒙古赤

  • 羽奴思

    1416—1487※东察合台汗国第十一代汗。蒙古族。※歪思汗长子。1432年,父卒,因争夺汗位,王公大臣分为两派,以多数异密拥立其弟※也先不花为汗,被迫拥众离亦力把里(今新疆伊宁),奔撒马尔罕。被帖木

  • 肖福禄

    1754—1839清朝将领。字寿山。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20岁从军。乾隆四十六年(1781),从阿桂镇压苏四十三起义。继又随福康安征西藏。在东南沿海及江浙两省督师近40年。历任都司、游击、参

  • 阿曲乎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兴海县东北部,北连共和县,东南临黄河,南抵大河坝河,西接夏卜让千户部落。为清朝后期从黄河南迁至黄河北的“环海八族之一”,原有8个小部落,后与外来14个部落合称为拉日德部落。1916

  • 羌洋

    旧时东北地区对沙俄钱币的俗称。对其纸币则称“羌帖”。名称来源,似与清初黑龙江流域各族咒称沙俄侵略者为※罗刹,误传其为老枪,又误为老羌有关。

  • 乌思藏十三万户

    元代乌思藏属下13处军政建制,以僧俗首领为万户长进行管理,简称十三万户。世祖中统元年(1260),封土蕃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赐予乌思、藏(即前、后藏)为其封地;又封其弟恰那多吉为白兰王,

  • 昆玉

    昆仑山之玉的简称。产于新疆和田地区,故又称和田玉。是玉石中之最佳者。质地细腻,色泽明亮。早在春秋战国时,就以玉质精良而名闻遐迩,被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帝王视为珍宝。历史上西北各族王公,也常将其奉献于中央王

  • 山场人

    见“山寨夷”(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