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锦山驸马府

锦山驸马府

内蒙古驸马府邸。喀喇沁右旗第三代郡王噶勒藏为迎取清圣祖玄烨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修建。位于喀喇沁旗锦山镇西约3华里处,故名。为宫廷式豪华建筑,府门前左、中、右三通红色影壁,影壁里不准外人通行。影壁外立有牌坊,牌坊外东西两边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石碑。东院为驸马院,西院为公主宫。府第正门有一副楹联:“金枝玉叶府,朝郎驸马门”。东西两第各有房屋200—300间,内分大厅、正堂、寝宫、祀堂、梳妆宫、书房等。同年,康熙帝曾驻跸于和硕端静公主宫中。至1945年已破落不堪,后被拆除。

猜你喜欢

  • 唐其势

    ?—1335元朝大臣。钦察人。中书右丞相※燕铁木儿子,顺帝皇后※答纳失里兄。致和元年(1328),泰定帝卒,与父拥文宗图帖睦尔即位于大都(今北京),与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称帝之阿剌吉八

  • 疾陆眷

    即“段就六眷”(1700页)。

  • 西汉平定县故城遗址

    即今内蒙古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东西长约3里,南北宽约2.5里。地面遗迹除一部分城墙失存外,城内建筑遗址还比较清楚。官署区在城西南角。城北有铸钱场遗址,出土有红砂岩制成的“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等王莽

  • 张北县

    县名。在河北省西北部。清初为内务府太仆寺及察哈尔牧场。雍正三年(1725)以其地渐次招垦,外来垦户日多,置张家口理事同知厅,隶直隶口北道。光绪间(1875—1908)改为抚民同知,移治口外旧兴和城。1

  • 滍水蛮

    南北朝时期滍水(今河南舞阳县以上沙河)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鲁山、叶县一带。时属雍州、豫州,故又泛称雍州蛮或豫州蛮。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451),滍水诸蛮据险举兵,后为雍州刺史

  • 南衙王

    北宋※长其国首领侬存福长子侬智聪封号。详见“侬峒起义”(1462页)。

  • 孛罕

    蒙古国将领。又译孛坚。兀鲁兀氏。初事铁木真(成吉思汗),充宿卫,随从统一蒙古诸部。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以功封千户长。窝阔台汗(1229—1241年在位)时,领蒙古、汉军从攻河中及潼关、

  • 巴罗提节

    新疆塔吉克族宗教节日。塔吉克语,意谓“燃灯节”。于伊斯兰教历四月举行。节期两天。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做许多“卡乌日”(酥油烛),外裹棉花,置于羊油中浸泡。节日第一天晚上,全家围坐一起,由长者唤每人名

  • 仙州

    渤海王国置。为扶余府所辖二州之一,领强师(帅)、新安、渔谷3县(旧有说辽通州之扶余县等皆为其所属)。州治故址今有人说即今辽宁西丰县南城子山古城。辽灭渤海后州废,所领强师县民,大部被辽太祖迁至今内蒙古巴

  • 噶达克

    旧镇名。噶尔雅沙之旧称。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东南部,噶尔藏布右岸。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中英西藏条约》签订后,被迫开为商埠,为附近地区与印度贸易中心之一。新藏公路经过此境。参见“噶达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