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单
藏语音译,亦作“邦垫”、“班代”。西藏和四川藏族妇女腰间系的围裙状服饰。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藏区。多为彩色横条的丝织或毛织品。西藏农区是以三幅20厘米宽的彩色横条毛织料缝制,牧区是用牦牛绒或山羊毛织造,称“霍莫邦单”。其他区亦有用印染彩色十字图案者。
藏语音译,亦作“邦垫”、“班代”。西藏和四川藏族妇女腰间系的围裙状服饰。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藏区。多为彩色横条的丝织或毛织品。西藏农区是以三幅20厘米宽的彩色横条毛织料缝制,牧区是用牦牛绒或山羊毛织造,称“霍莫邦单”。其他区亦有用印染彩色十字图案者。
? —1892清末大臣。蒙古正白旗人。那拉氏。监生出身。咸丰间,由笔帖式加主事衔。同治十三年(1874),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四年(1878),调奉锦山海道兼按察使衔。后调霸昌道。任内于营口要
元朝将领。又译彻里。蒙古汪古部人。征行大元帅※按竺迩子。初随父征战。宪宗八年(1258),随军攻宋,率所部破云顶山,降宋将姚德。从攻重庆,将兵千人为先锋,渡马湖江,败宋兵于马老山。还屯灰山,败宋劫营之
?—926辽宗室。又作迭剌哥、迭烈哥。字云独昆,又作匀赌衮。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二弟。为契丹开国初“诸弟之乱”参与者。时见长兄阿保机废止世选称帝,大权总揽,心中不服,与次兄剌葛及弟寅底石、安端等联合,于
元地方军政机构。隶陕西行中书省。辖黄河以东盐州、夏州等西夏故地。武宗至大三年(1310)置,治察罕脑儿(汉语称白海,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原为世祖子安西王忙哥剌分地,置有蒙古4千户。大德十一年(130
? —1708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字文起。顾纳禅次子。好读书,善射。以荫生充护军。顺治十六年(1659),随征云南,因功授户部笔帖式,袭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擢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康熙十四
我国哈尼族使用的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尼族没有与自己的语言相适应的文字。50年代初,国家组织人力对哈尼语进行了调查研究,于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经国家民委批准后,于1
1871—1930清末蒙古族教育家。号乐亭,又号夔庵。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乌梁海氏。郡王旺都特那木济勒长子。受过严格的蒙古贵族教育,通晓蒙、满、汉、藏等文字,喜吟咏,工书
山名。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埠山。南临大江,南北朝时为鲜卑与汉族统治者争夺的军事要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大举攻宋,率军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宋都建康(今南京)。同
唐代以前室韦五部之一。北齐时(一说隋代)室韦分为五部,是为其一。因地处南室韦北而得名。内又分为九部落(后人有以《太平寰宇记》载的九部落名当之,不确)。《北史》等称其“绕吐纥山而居”,史界对吐纥山的比定
拉祜语音译。旧时云南省东河区拉祜族原部落头人的称谓。最初由各村社头人公选,主要处理村社与村社之间的公共事务和排解纠纷。除年节各村社送其些礼物表示尊敬外,主要自耕自食。后随着傣族封建土司统治势力深入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