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益巴
元代吐蕃高僧。吐蕃临洮人。至元元年(1264)应帝师八思巴之召至京师,为帝师亲随侍从凡13年,朝夕聆听言教,学问大进。十三年(1276)扈从帝师西还,行至临洮以体弱难行遂留滞当地凡19年,更与吐蕃高僧绰思吉翫卜交往甚厚,切磋琢磨,逾加精明,载誉两京。三十一年(1294)成宗即位,召至大都(今北京),尝出入宫禁,备受礼遇。武宗、仁宗为太子时皆从学佛法,赏赐丰厚。武宗即位后封为弘法普济三藏大师,赐驼纽金印。延祐五年(1318)在大都圆寂。仁宗命皇太子遣使致奠,特追谥三藏佑圣国师。
元代吐蕃高僧。吐蕃临洮人。至元元年(1264)应帝师八思巴之召至京师,为帝师亲随侍从凡13年,朝夕聆听言教,学问大进。十三年(1276)扈从帝师西还,行至临洮以体弱难行遂留滞当地凡19年,更与吐蕃高僧绰思吉翫卜交往甚厚,切磋琢磨,逾加精明,载誉两京。三十一年(1294)成宗即位,召至大都(今北京),尝出入宫禁,备受礼遇。武宗、仁宗为太子时皆从学佛法,赏赐丰厚。武宗即位后封为弘法普济三藏大师,赐驼纽金印。延祐五年(1318)在大都圆寂。仁宗命皇太子遣使致奠,特追谥三藏佑圣国师。
即“默啜”(2551页)。
准噶尔地名。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所在地。以地有河流环抱,故名。清初以前,向为准噶尔驻牧地。因为巴里坤西通乌鲁木齐孔道,为兵家必争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清军拟出兵征伊犁时驻营于此。以地广宜耕牧
赫哲语音译,亦作“奥伦”,意为“生命的灵魂”。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相信,人有3个灵魂,其为第一个灵魂。传说是创造生命的神赐给,与人的生命相始终,人死后即离开人的肉体,永久消失
见“耶律马五”(1307页)。
①(?—约1211)蒙古国大将。又译虎必来。八鲁剌氏。雄勇善战。享“那颜”(官人)称号。早年与弟忽都思投附铁木真(成吉思汗),随从统一蒙古各部。宋淳熙十六年(1189),拥戴铁木真为蒙古部汗,充“云都
高句骊国第十八世王伊连的谥号。伊连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继位,十七年(392,一作十六年)死,葬于故国壤,国人因其葬地加此谥号。
清政府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设立之储粮仓库。有各种不同的名目:“常平仓”,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立,用以平衡粮价,调济市场,为驻防官兵及各厅提供俸米及粮饷,储谷额23000余石;“社仓”,办理
以狍皮制作的袜子,故名。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地区。各族因语言差异,称呼不一:鄂温克人称※“道克顿”,鄂伦春语曰※“道布吐恩”,赫哲人称※“都库吞”。形与棉布袜相似,详见各条
见“库页岛”(1109页)。
即“罐鼓”(25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