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赵金龙

赵金龙

?—1832

清代江华瑶民起义首领。祖籍湖南新田县人,世代靠租垦荒山度日,后为生活所迫,迁至江华县锦田。平日行侠仗义,交游甚广,颇孚众望。道光十一年(1831),朝廷下令“山田升科”,激起瑶民强烈不满,与常宁县瑶人赵福才等合谋举义,利用宗教活动作掩护,在湘、粤、桂边界秘密组织反清队伍,并派人到广东连州筹办硝药、铁砂制造枪炮,联络友军。是年十二月在江华河口发动武装起义。自称“金龙王”,率义军攻城池,杀官吏,惩办土豪劣绅,使地方官府一片恐慌,纷纷弃城逃窜。湖广总督卢坤调集两湖官军围剿。率义军在武水瑶山重挫官军,缴获大批军械,卢坤被降职。十二年二月,指挥义军埋伏在池塘圩四周高山,再次击败来犯清军,杀湖南提督海凌阿和宝庆协副将马韬等,“金龙出大洞,海马(海凌阿和马韬)归池塘”成了瑶族人民广为流传的歌谣。先后攻占湖南蓝山、宁远、常宁、兴宁、桂阳、武冈、江华及广东乳源、连南和广西富川,贺县等地区,义军扩展至万余人,所向披靡,使清廷大为震惊。三月,朝廷征集两湖、两广和贵州5省兵力,命户部尚书禧恩亲临督剿。率义军据守常宁县洋泉镇,与强大官军浴血奋战四昼夜,因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 莫瑰夺石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12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莫瑰夺石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抹里。

  • 钦定新疆识略

    书名。清嘉庆(1796—1820)中徐松撰,道光元年(1821)松筠厘定奏进。正文12卷,附卷首,实为13卷。卷首辑录清朝政府统一西北地区时乾隆御制《准噶尔全部纪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等诗文。正

  • 末客

    高句骊国军职名。其名仅见于《新唐书·高丽传》。比唐之中郎将。其上军官称※“大模达”。

  • 曲惹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南部中印边界之内,历属阿里地区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为西藏边境重要谿卡。1665年由五世达赖喇嘛颁发并在1737年由七世达赖重新换发的封地文书规定,其地为扎锡岗举巴扎仓所辖之谿卡

  • 满洲里

    地名。见“胪滨府”(1712页)。

  • 刘宣

    ?—30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大臣。字士则。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从祖。自幼好学精思,师事乐安孙炎。初为匈奴右贤王(一作左贤王),由并州刺史王广举荐,受晋武帝召见,备受赏识,命

  • 锡科沁旧城

    古城遗址。又称唐王城。位于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城南锡科沁北约2.5公里处。唐代屯戍遗址。呈长方形,城有内外两重。内城周约56米,外城周约716.1米。墙为夯土结构,高约5米。城内有房舍、仓库遗址。出土有

  • 拓跋平原

    ? —487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河南王※拓跋曜孙,颍川王提长子。太安元年(455),父卒,袭爵,后改封武昌王。曾随献文帝拓跋弘征柔然,多有战功。拜假节、都督齐兖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齐州刺史,善于怀

  • 完颜阿琐

    金宗室、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太祖阿骨打孙,卫王宗强幼子。长身力大。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授奉国上半军,累加金吾卫上将军,居中都(今北京)。正隆六年(1161)十月,世宗完颜雍即位于东京(今辽宁

  • 千户制

    金元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原为女真部落联盟组织形式,无定制,金朝建立前一年(1114),阿骨打(金太祖)定制:三百户为一谋克(女真语“百”,“百夫长”之意),十谋克为一猛安(“千”,“千夫长”之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