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觉罗琅玕

觉罗琅玕

?—1804

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由捐纳笔帖式,历官刑部郎中、内阁学士、江苏按察使、刑部侍郎。乾隆五十一年(1786),官浙江巡抚。五十二年,由海道运谷20万石,援清军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受嘉奖。旋坐审拟海盗失当,又不能解决浙江漕运积弊,解职赴新疆。后历任叶尔羌办事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热河避暑山庄总管等。嘉庆二年(1797),授刑部侍郎。五年(1800),授贵州巡抚,镇压广顺等寨苗民杨文泰等的反抗,晋云贵巡抚。次年,镇压石岘苗民的反抗,克上潮、下潮诸寨。七年,镇压维西夷恒乍绷等的反清斗争。卒,谥恪勤。著有《海塘新志》6卷、《续海塘新志》4卷。

猜你喜欢

  • 昔剌斡耳朵

    蒙古汗的夏季帐殿。又译昔剌兀鲁朵、失剌斡耳朵。太宗时建于月儿灭怯土,地在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金河上游;一说位于和林东南山地;一说在额德河流域。“昔剌”意为“黄”,“斡耳朵”意为“帐殿”,即“黄色

  • 布朗语

    我国布朗族使用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布朗族有82280人(1990),分布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和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县。布朗语有如下特点

  • 富州

    渤海王国置。为怀远府所领9州之一,仅知领富寿、优富2县。辽灭渤海后,迁其民至今辽宁铁岭县一带,置银州统之;其富寿县改名延津县,优富县更名永平县。

  • 蒙古尊师礼

    蒙古族尊敬师长的传统习俗。古代,上至贵族、首领,下至黎民百姓都尊崇师长。成吉思汗亦然,所到之处,不分民族、宗教信仰,广收各种有知识技能的人才,给予重用,如丘处机(汉族,道教徒)、耶律楚材(契丹族、佛教

  • 颉利可汗

    ?—634唐代东突厥可汗。名咄苾。阿史那氏。※启民可汗染干第三子。原为莫贺咄设,驻帐于五原北。武德三年(620,一作四年),兄※处罗可汗死,继位,依俗复纳义成公主为妻,以始毕可汗子什钵苾为突利可汗,又

  • 硕通

    清朝将领。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人。乾隆二十年(1755)附清。二十二年(1757),随清军征阿睦尔撤纳,以功获卓哩克图巴图鲁号,授二等侍卫。二十五年(1760),受命徙居伊犁,统辖自哈萨克、布鲁特(今柯

  • 甸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西汉时在氐族聚居区置。为※十三氐道之一。属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东),东汉时属广汉属国。治所在今白水江上游,四川南坪县境,也即甘肃文县之西。三国蜀时废(一说西晋时并入阴平县)。

  • 阿鲁补

    即“完颜宗敏”(1157页)。

  • 安北都护府

    唐政区和官署名。六都护府之一。在漠北回鹘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又称安北大都护府。高宗总章二年(669),以瀚海都护府改置。府治设于今蒙古哈尔和林西北。下辖瀚海、金徽、幽陵、龟林、坚昆、皋兰等都督府及榆溪

  • 把关太尉

    西夏官吏名。景宗李元昊建国初期设置,掌边境关卡事务及管理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