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汉转户
辽代宫户的一种。是蕃转户和汉转户的合称。蕃指契丹族和汉族之外的其它少数民族,汉即汉族。此等户原不归契丹政权管辖,经征服掳掠或投降而来,遂变成契丹皇帝及各宫卫的私人编户,故名。比正户身份低。转户之人丁称“转丁”。辽代诸宫卫共有蕃汉转户12万4千,每宫卫有3千至2万户不等,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弘义宫有蕃汉转户7千。分布于上京、东京、中京等地区。平时从事生产,生产品直送各宫卫,战时提供兵源。
辽代宫户的一种。是蕃转户和汉转户的合称。蕃指契丹族和汉族之外的其它少数民族,汉即汉族。此等户原不归契丹政权管辖,经征服掳掠或投降而来,遂变成契丹皇帝及各宫卫的私人编户,故名。比正户身份低。转户之人丁称“转丁”。辽代诸宫卫共有蕃汉转户12万4千,每宫卫有3千至2万户不等,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弘义宫有蕃汉转户7千。分布于上京、东京、中京等地区。平时从事生产,生产品直送各宫卫,战时提供兵源。
?—1196西夏宗王。党项羌族。夏仁宗李仁孝族弟。初封郡王。深沉有器度。以任得敬擅权危国,诬杀宗亲,故深自韬晦,口不言国事。及仁宗谋诛任得敬,于夏乾祐元年(1170)奉仁宗命,设计诱捕得敬党羽,得敬伏
辽皇室。契丹族。东丹王※耶律倍第三子。为辽世宗※耶律阮弟,辽景宗※耶律贤叔。《辽史》失传。景宗时,保宁元年(969)四月,封吴王。时曾为奴所告,景宗知其诬,拒有司请审,斩奴示众。圣宗时,统和元年(98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红铜山”。又称桑隆、丧惹、沙格里,桑里城。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沿岸,属山南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桑日宗。1960年,改桑日县。经济以农为主,重要集镇有雪巴。明朝初年
明代瓦剌领主也先年号。1453—1454年,凡2年。
即“奴都赤”(646页)。
即“蒙古纲”(2326页)。
清代撒拉族地区名。与※撒拉内八工相对而言,清乾隆以来,指分布黄河以北的化隆(治今青海尖扎县北)撒拉族地区。详见“十三工”(8页)。
侗族自称。又称“更”或“金”。参见※“侗族”(1458页)。
唐代六诏之一邆赕诏主。乌蛮。丰咩之子。父被唐监察御史李知古谋杀后,嗣为王。自称邆赕州刺史。初与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728—748年在位)同伐洱河蛮,据大厘城(今云南大理旧县城北喜洲)。后遭皮逻阁袭击
见“忽汗河”(14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