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垦

蒙垦

清代对开垦蒙古地区土地的简称。清政府对蒙旗土地的开垦,先禁后驰,约经禁垦、限垦、放垦三个时期。天聪八年(1634)划定蒙古牧地疆界,令各守地界,不准越界。这一封禁政策即包含着禁垦的内容。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为禁垦时期。顺治十二年(1655),明令规定八旗军兵不得往口外开垦牧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亦一再重申禁令。嘉庆、道光两朝始驰禁,允许少数蒙古王公招垦,除道光十九年(1839),最后一次发布禁令就未再发布明文禁令,原禁令亦未取消,开垦仍有限制,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私垦盛行,禁垦政策实际已告结束,但仍属于禁垦时期。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委派贻谷为督办垦务大臣,进行放垦,进入官局丈放的全面开垦时期。大量牧地被开垦,影响牧民生计,造成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

猜你喜欢

  • 目田

    见“荫免田”(1602页)。

  • 布泉钱

    宇文氏所建北周铜币名。北周初,尚用北魏※太和五铢、※永平五铢及※永安五铢等。至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561)七月,更铸布泉之钱,以一当十,与五铢并行。至建德三年(574)六月,五行大布钱铸造后,与其并

  • 五部遗教

    书名。乌坚林巴(又称查推雅杰钦巴)大师撰。成书于14世纪。传为埋于地下之书——伏藏。共五部:《神鬼遗教》、《王者遗教》、《王妃遗教》、《译师班哲达遗教》及《大臣遗教》。一说此五部书(五章)均发掘于山南

  • 刀霸羡

    ?—1457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奢陇法子。父执政时,年已五旬,在职30年,后期政务,多由其主决。宣德七年(1432),请袭职,获准。九年(1434)

  • 高方

    宋代云南大理国开国大臣。白族。其先世在唐开元(713—741)时与段氏等12姓同被南诏王迁居于10睑(即10州,在今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五代后晋(936—946)初,任善巨郡(今云南永胜)守,素与※

  • 苏戛

    见“耶莫”(1300页)。

  • 广济寺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俗称锦州塔。座落在今辽宁锦州旧城北部。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057)。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56米余。塔基高大,为须弥座式。以斗拱挑承勾栏。首层塔身刻门窗、佛龛等,每面雕

  • 诺雷

    部落名。又作诺罗部、努牙喇部、耨野勒部、禄耶勒部、努业勒部、努雅勒部、卢业勒部、卢日热部、闹雷部、努烈部、鄂伦部,皆诺雷之转音。满语,“流荡不定”意。其地河水弯曲,河床较浅,水涨时,经常改道,故名。地

  • 巴雅思哈勒昆都楞汗

    见“昆都力哈”(1410页)。

  • 达延鄂齐尔汗

    见“达延汗2”(7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