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苟赤

苟赤

元代蒙古官名。蒙古语“格兀”(又作“格温”,即“苟”),意为“牝马”、“赤”意为“司事人”。即放牧牝马及掌管牝马群者。蒙古俗:牝马与马驹分群放牧,以便挤取马乳,酿制湩酪。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玉你伯牙大斡耳朵位下之别铁木儿、阿蓝答儿,教化的,均担任苟赤之职。

猜你喜欢

  • 校尉

    官名。始设于汉代。职位略低于将军。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总称八校尉。西域所置校尉,主司屯兵,如戊已校尉、使者校尉等。汉以后,历朝皆置此官。唐以后,则用为低级武散官之号。明清则

  • 元仁宗

    见“爱育黎拔力八达”(1899页)。

  • 阿沙赤

    见“阿沙”(1192页)。

  • 德力格丁

    部分鄂温克族人信奉的神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阿荣旗地区。人脸长疥疮时供之,祭物是小米粥和狍胸骨。偶像为桦树皮或红铜剪成的一老翁面具,悬挂在门上。

  • 宾兔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蒙文史籍作爱达必斯达延诺延。孛儿只斤氏。※吉囊孙,※狼台吉(拜桑固尔)长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随叔祖父俺答汗率数万人进入西海(青海),败达延汗右翼叛臣卜儿孩,攻略当

  • 吴亚终

    ?—1868清咸丰、同治间壮族起义领袖。又称吴亚忠、吴阿忠。广西新宁州(治今广西扶绥县)渠卢村人。壮族。咸丰年间(1851—1861),随父※吴凌云于广西左、右江一带抗击清军。咸丰十年(1860)八月

  • 移相哥

    见“也松格”(141页)。

  • 钦哀皇后

    见“萧耨斤”(2000页)。

  • 史蜀胡悉

    隋时※突厥始毕可汗宠臣。主持对隋贸易事务。隋大业十年(614),隋臣裴矩以始毕可汗众渐盛,献策分其势,谋除其左右臂。密约史蜀胡悉至马邑(治今山西朔县)互市。裴矩伏兵于马邑,诱而斩之。事发后,又以讨叛为

  • 沿河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北部。与四川省相接。县境有苗、土家、仡佬、汉等民族杂居。北周宣政元年(578),置费州。隋开皇九年(589),置务川县,治所在今贵州沿河县北。属庸州,旋属巴东郡。唐武德四年(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