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木

苏木

蒙古语音译。又译索木。意为“箭”,满语称“牛录”,汉语称“”。清代蒙古游牧旗下一级行政单位。略相当于汉族地方区一级政叔。由150户组成。同时又为旗下一级军事单位,由每户出1名箭丁组成。其中50名为披甲,即常备兵,余为预备兵。长官称苏木章京(箭长或佐领)。负责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征调差役等。后由于每个苏木人数往往有变化,各苏木大小不一,所辖人数各不相同。解放后,内蒙古牧区仍沿用此称,为区一级行政单位。

猜你喜欢

  • 左右司隶

    十六国时期汉(前赵)所设职官。见“单于左右辅”(1521页)。

  • 使犬部

    清代对使犬赫哲人的别称。使犬记事,可追溯至元、明两代。是时,其先民居松花江至黑龙江下游,元明于其地设驿站,称狗站。《大元一统志》开元路:“俗有狗车、木马轻捷之便。”狗车即用狗拉的“拖日气”(小雪撬,俗

  • 耳六

    明代蒙古称谓。蒙古语音译,意为奶公。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耳六,是各台吉乳母之夫”。其地位属于台吉的家仆。因乳母受台吉的尊重,故其夫常被台吉作为心腹家臣,跟随台吉左右,协助处理内外各种

  • 东番

    ①明人对台湾或岛上高山族人的称谓。陈第《东番记》所载就是台湾和高山族人的情况。也有把岛上高山族称为“东番夷”的,如明人何乔远《闽书》:“东番夷,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岛中,起魍港、加老港、打鼓屿、小淡

  • 广宁路

    见“广宁府路”(133页)。

  • 后秦武昭皇帝

    见“姚苌”(1772页)。

  • 沙毕纳尔营

    伊犁将军以僧徒、属民组建的营。“沙毕纳尔”,蒙古僧侣领主所辖属民和徒众之称,汉译“庙丁”。土尔扈特部原驻牧伏尔加河流域时,阿喇木占巴呼图克图曾辖有大量属众。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该部渥巴锡汗回归

  • 实怜答里

    见“失怜答里”(591页)。

  • 七百弄

    广西瑶族聚居区之一。位于今都安瑶族自治县境西北,东界下坳、保安,西临红水河,南邻都阳、雅陇,北接板升。广西有名石山区,人们只能在狭谷或盘谷即所谓“峒场”种植庄稼和建立居民点。传说瑶族迁入此地已有三四百

  • 羌族

    自称“尔玛”、“尔麦”。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共有198252人(1990)。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以及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丹巴、北川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