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粗巴

粗巴

清代西藏错那宗派驻门隅地区的税官。19世纪中叶设置。由宗本委派僧俗各一人,其直接向宗本负责。一般每任3年,亦可连任。无固定薪俸,靠税收、经商和敲榨勒索的丰厚收入生活。派驻“勒粗康”的“粗巴”除征税外,还取代了宗、措(定)本设置,统一执掌勒布四措、邦金六定的行政和司法职权。并私自向差巴户收派差乌拉。勒布四措差巴户负担尤重。其为西藏农奴主阶级在门隅北部的代理人。

猜你喜欢

  • 侾黎

    黎族一支系。“侾”是黎语汉译,意为“住在外围地区的人”。《广东新语》:“与生黎近者为三差黎,与民近者为四差黎”,均属其次分支。是黎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乐东、崖县、陵水、东方、昌江

  • 天可汗

    唐代北方诸族对唐天子之尊称。始自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铁勒诸姓谒太宗于灵州,请置汉官。九月,诸部首领共上天可汗尊号。时北方诸族皆敬天,称天曰“腾格里”;其首领称“可汗”,故上

  • 豆卢瑑

    ?—879唐朝大臣。字希真。河东(今山西境)人。先世鲜卑豆卢氏。祖豆卢愿、父豆卢籍,皆以进士擢第。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科。咸通(860—874)末,累迁兵部员外郎,转户部郎中知制诰,召充翰林学

  • 七本

    藏语音译,“本”意为“官”,“七本”即“七官”,为唐代吐蕃七种主要职官的统称。各有职司,分别掌管吐蕃社会各具体经济部门或行政事务。据《德乌佛教史》载,“七本”依次是:域本(地方官)、玛本(武官或军官)

  • 李永芳

    ?—1634清初将领。汉军正蓝旗人。原籍辽东铁岭。初仕明为抚顺所游击。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征明,围抚顺,受招谕出降,献所辖抚顺、东州、马根丹3城,台堡寨500余所,授副将世职,以贝勒阿巴泰之

  • 西夏杂记

    书名。宋人撰,今佚。尤袤《遂初堂书目·地理类》中有著录。

  • 水西土官制度

    贵州彝文史书。主要记载水西(今贵州大方、黔西一带)官制。水西土司划其辖地为12则溪,设官治事。最高官职称兹目(汉称土司),大部落称慕濯、玛濯、玛衣、衣胥。把事总称阿牧。文职谘议者称更苴、慕魁、濯魁;执

  • 强巴丹增

    ?—1914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光绪八年(1882),任孜仲,主持丹萨替寺修缮工程。十四年(1888)隆吐山战役,与彭康赛率万余乍丫兵,从拉萨起程赴援。二十三年(1897),任堪穷,筹备十三世达赖

  • 卡召

    傣语音译,意为“官家的奴隶”、“家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的家奴。主要来源于罪犯、战俘和奴生子。蓄奴少者1—2户,3—5人,多者20余户,50—60人。主要为领主从事家内劳动,也参加一些农业劳动

  • 断发

    见“剪发”(2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