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破六韩拔陵

破六韩拔陵

又作破落汗拔陵、破洛汗拔陵等。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军首领。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民。匈奴族。单于之后,右谷蠡王潘六奚嫡裔,以潘六奚为氏,破六韩乃潘六奚之异译。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一说五年),聚众起义,杀镇将,建元真王,以宗人破六韩孔雀为大都督、司徒、平南王,万俟普为太尉。诸镇各族民众群起响应。次年,引兵南进,破武川镇、怀朔镇,败北魏临淮王元或于五原,连破安北将军李叔仁、抚军将军崔暹等于白道,迫大都督李崇逃还云中,声势日盛。东西部敕勒皆叛魏来附。孝昌元年(525),围北魏广阳王元渊于五原,引兵击西部敕勒首领乜列河,遭伏兵,败,继遭柔然可汗阿那瓌袭击,大将孔雀等被斩(一说投降)。为避柔然攻,渡黄河南徙,众20余万先后降于北魏广阳王元深,被分处于冀、定、瀛3州就食。其后史载不一,一说旋被柔然贵族所杀;一说孝昌二年(526),尚遣其臣费律谚斩高平之胡琛。

猜你喜欢

  • 续黔书

    书名。贵州地方志。亦名《黔中纪闻》。8卷。清张澍(字伯瀹,甘肃武威人,汉族)撰。为作者在嘉庆道光间出任贵州玉屏、遵义等地知县时所作。因体例多仿田雯的《黔书》,故名。内容记贵州地理、治乱、掌故、古国、古

  • 巴达姆部落抗英斗争

    珞巴族爱国抗英事迹之一。英国吞并阿萨姆地区后,随即向我国珞瑜地区扩张。清光绪二十年(1894)一月,英军从萨地亚出发,进入达布木克村,巴达姆人凭借有利地形,使用弓箭,消灭英军,接着又伪装成英军运输队,

  • 启台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启台鄂拓克。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有众4000余户,与霍索楚鄂拓克同驻牧于塔拉斯河流域,距※察哈尔萨雅克部、※萨尔巴噶什部6日程。主要从事畜牧业。归喀什

  • 布将帅

    见“跳仙会”(2358页)。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都尔根诺尔之南,东至沙尔丹接本部左翼左旗及军台界,西至库克赛尔接本部中右翼末旗及中后右翼左旗界,南至得尔毕乌兰赛尔接本部左中旗及右翼后旗界,北至察汉赛尔接军台及札哈沁游牧界。有

  • 和硕特前头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河南郡王旗。雍正元年(1723),和硕特部台吉察罕丹津以随军护送达赖喇嘛入藏功,封和硕亲王。三年(1725),授札萨克,建旗。下分1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

  • 辽景宗

    见“耶律贤”(1302页)。

  • 阿保机

    见“耶律阿保机”(1325页)。

  • 乙弗莫瓌

    见“乙瓌”(3页)。

  • 札克塔尔

    ?—1812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先世乃金川土番人,张氏,父被索木诺所杀,年未及20,密献入金川路径于将军阿桂,随征,擢守备。高宗怜之,命隶内务府旗籍,擢二等侍卫、乾清门行走,兼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