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瓦里

瓦里

①契丹语称谓。为※宫卫制(斡鲁朵)下的一级机构,主管役使奴隶。《辽史·国语解》称:“瓦里,官府名。宫帐、部族皆设之,凡宗室、外戚、大臣犯罪者,家属没入于此。”为各宫帐、部族贵族作无偿劳动。开国前已存在,“遥辇※痕德堇可汗以蒲古只等三族害于越(官名)释鲁,籍没家属入瓦里。”(卷31)开国后,诸帝后先后置12宫一府,其辖瓦里计太祖弘义宫4、太宗永兴宫4、世宗积庆宫8、应天皇太后长宁宫6、穆宗延昌宫4、景宗彰愍宫7、承天皇太后崇德宫7、圣宗兴圣宫6、兴宗延庆宫6、道宗太和宫8、天祚帝永昌宫8、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6。各有专名。管理瓦里的官职称※抹鹘,属北面宫官。 ②见“斡里”(2424页)。

猜你喜欢

  • 开封回汉农民抗粮斗争

    清光绪三十年(1904),因政府强迫农民补交沙荒地税粮,河南开封府东乡治台村回族农民李元庆等10人,被群众推举,向开封知县孔凡浩请愿,要求免征,孔凡浩佯称上报,一面暗中对抗粮群众实行分化瓦解。九月二十

  • 纳若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陆得、纳渣、莨峨、他留、他谷、支里等。主要居住于云南省永胜、华坪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多伦人

    清代西北地区之一部落集团。又称朵兰人、惰兰人、多兰回子等。主要居住于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罗布泊附近以及库尔勒等地。关于其来源,目前尚无定说。一说是卫拉特蒙古人,在准噶尔政权衰微时移居于维吾尔

  • 忸密

    见“捕喝”(1854页)。

  • 帛衣头大兄

    高句骊国官号。在诸史所列高句骊国12级“大官”名号中,其仅见于《新唐书》,为第四等级,位于“太大使者”之下,※大使者”之上,并记其秉国政,三岁一易(称职者不拘年限);更代时有不服者则率兵相攻,其王闭宫

  • 卢戎

    见“卢国”(549页)。

  • 主隈部

    见“烛偎水部”(1929页)。

  • 蒙古勒津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明人译作满官嗔、满冠正、莽观镇、猛古振等,清代亦译作蒙郭勒津、蒙古尔济、蒙古真等。一说源于《蒙古秘史》中的忙豁勒真。明代,初见于《蒙古源流》中阿苏特部领主阿鲁台与瓦剌领主脱欢争霸时

  • 临海

    即“蒲昌海”(2319页)。

  • 闹雷部

    见“诺雷部”(19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