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瓦桥关之战

瓦桥关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一次重要战役。瓦桥关位于宋雄州(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与益津关(今河北霸县)、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合为重关三镇。后晋时,石敬塘曾割让给契丹,显德六年(959),为后周收复。后一直为契丹与北宋边界争夺的要地。辽景宗保宁十一年(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北伐,在辽南京(今北京)北高梁河为契丹军战败,后双方抗争不已,互有胜负。次年十月,辽景宗耶律贤统军南下,进驻固安(今河北固安县),前军进围瓦桥关,于此展开争夺战。据《辽史》所记,十一月一日,宋兵夜袭契丹营地,为突吕不部节度使萧斡及四捷军详稳耶律痕德战却。三日,契丹耶律休哥出军大败宋兵于瓦桥东,宋守将张师引兵击,亦败。九日,耶律休哥涉水猛攻宋陈于水南之大阵,杀伤甚众,进追至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十日,宋军反攻,又遭失败。宋太宗闻此,下诏北征。辽景宗得知消息,急令班师,军返南京。时宋太宗驻跸大名府,曾作诗曰:“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石林燕语》卷7)欲再攻契丹南京,为翰林学士李昉等谏阻,返回京师。此后数年间,双方无大战事。

猜你喜欢

  • 安伏成

    明代四川米易萨连土官。原籍今云南景东县人。傣族。洪武二十五年(1392),偕兄弟叔侄四人与景东傣族土官刀佩(又名刀承恩)等率众随明军征建昌月鲁帖木儿反明之军,事平,受委千户,留米易,管理安宁河下游一带

  • 马明仁

    1894—1946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字普慈,经名穆罕默德·尔买勒。甘肃卓尼县人。回族。父正隆,为中国伊斯兰教的一大教派——西道堂创教立业元老之一。幼承家学,皈依西道堂。年长善言词,长于理财。191

  • 天安

    北魏显祖献文帝拓跋弘年号。466—467年,凡2年。

  • 阿史那德温傅

    ?—681东突厥反唐首领之一。又作温傅、温傅可汗。原为单于大都护府辖内突厥首领。调露元年(679)十月,联合※阿史德奉职率单于大都护府辖内突厥部众反唐,拥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24州突厥部众皆从之,众至

  • 蓝正樽

    清道光朝瑶族起义首领。又名蓝元旷。湖南新宁县麻林峒人。瑶族。虽家境贫寒,但年幼苦学,曾考取秀才,为人正直不阿,好打抱不平,有胆有识,颇孚众望。道光年间(1821—1850),新宁县瑶山八洞一带,官府豪

  • 如密

    藏语音译,意为“部落办事人”。原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下牧区基层组织的执事之一。各部落共同推出一名人选,由※宗本(相当于县一级地方政权“宗”的官员)决定。负责传达宗政府的命令、宗政府与部落的联络及向小部落派

  • 闪仲俨

    1597—1642明代诗人、书画家。字人望。云南永昌(今保山县)人。回族。天启五年(1625)庶吉土。崇祯九年(1636)选任解元。曾寓居金陵(今南京),与弟仲侗均有诗名。曾任永昌府太史。崇祯(162

  • 吕那改

    清光绪朝多港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崖州多港峒人。黎族。光绪二十二年(1896)八月,崖州乐罗村美国教堂爪牙陈庆昌(汉族)诈索黎人被杀,地方官府对帝国主义分子奴颜卑膝,激起黎人义愤。翌年,在多港、多涧等峒

  • 佟国印

    ?—1671清朝将领。汉军正蓝旗人。骑都尉佟恒年之子。初袭父职。崇德三年(1638),授工部副理事官。六年(1641),随睿亲王多尔衮征明,围锦州,攻松山、杏山,炮击塔山,取胜,叙功,加一云骑尉,迁工

  • 怒苏语

    我国自称怒苏的怒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泸水两县,使用人口8千左右。境外与缅甸接壤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怒苏语有方言差别,分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