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琦善

琦善

约1790—1854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都统成德子。字静安。袭侯爵。嘉庆间,历任按察使、布政使、河南巡抚。任内,于南阳筑马营坝防汛,因堵御不速革职。道光五年(1825),擢两江总督,旋兼署漕运总督。任内,勘查黄、运两河淤垫情形并疏陈盘运之法。九年(1829),授四川总督兼成都将军。后调直隶总督。十八年(1838),擢文渊阁大学士。以申严鸦片烟禁,稽查天津海口,定章程7条。次年,往天津筹办防堵英国鸦片烟船。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时任直隶总督,宣扬抗战必败,反对林则徐布防建议。英军北犯大沽,要挟谈判,又诬陷林则徐挑起事端,允许英军返回广州议和,寻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抵广州后,撤消海防、裁减武备、解散水勇。二十一年,英军入侵虎门。他拒不援助虎门诸炮台抗英将士,实行开门揖盗,将香港让予英国,且以数百万元拱手奉之,又擅与义律签订屈辱的《穿鼻条约》,后经广东巡抚怡良揭发,被革职议罪。在道光帝庇护下,后任驻藏办事大臣、四川总督,复命为大学士、甘陕总督等职。咸丰三年(1853),授钦差大臣,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督兵阻击太平军,屡败。次年病卒。谥文勤。

猜你喜欢

  • 安嘎

    鄂伦春族“乌力楞”家族公社集体狩猎瓦解后出现的一种临时狩猎小组。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篝火堆”或“住在一块的人”。一译为“阿那格”、“昂阿”等。主要在“鹿胎期”、“鹿茸期”、“叫(交)鹿尾期”、“打皮子

  • 答里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托里卫,并说清代有托里峰,在黑龙江城(今爱辉)南60里。

  • 金川瓦寺藏族赴浙抗英

    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四川金川团练和瓦寺宣慰司下属大金河千总阿木穰、瓦寺土守备喀克哩及瓦寺土舍索文茂奉命率领藏族屯兵近2千人,赴浙江东部参加沿海抗英斗争。奉命进攻英军占领的宁波和镇海县东北的要

  • 哈木济尔噶

    见“随丁”(2135页)。

  • 朵兰人

    见“多伦人”(849页)。

  • 细娘

    契丹时期流行于燕京地区对漂亮女子的一种称呼。曾出使契丹的宋人彭汝励在《鄱阳集》中存诗曰:“有女妖妖称细娘,珍珠络臂面涂黄。”《西神脞说》云:“辽时燕俗妇人有颜色者目为细娘。”

  • 郭齐哈摆牙喇壮大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郭齐哈”具“亲近”、“拉近”之意。如“郭齐哈昂邦”(“昂邦”意为“大臣”),即※“御前大臣”;“郭齐哈虾”(“希鸦”合音为※“虾”),即“御前侍卫”;“郭齐哈摆牙喇”(※“摆牙喇

  • 哲蚌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寺院之一。又作别蚌寺、布赉绷寺等,寺名均为藏语音译,意为“米聚”寺。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为历辈达赖喇嘛母寺。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市西5公里的更培乌孜山

  • 水城人遗址

    即“水城旧石器文化遗址”(425页)。

  • 冯乳陈

    ?—410十六国时期北燕将领。长乐信都(治今河北冀县)人,一说出于鲜卑。北燕创建者冯跋从兄子。初附后燕,以慕容熙为政暴虐,遂与冯跋等22人谋,潜入龙城(今辽宁朝阳),于建始元年(407)起兵杀熙,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