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班禅博克多

班禅博克多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驻锡扎什伦布寺最高活佛的称号。“”梵语“班智达”一词简称,意为“通晓五明之学者”;“禅”藏语音译,意为“”;“博克多”(或博克达)蒙语音译,意为“圣者”。明崇祯十五年(1642)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灭黄教敌对之藏巴汗,占领西藏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仿俺答汗赠三世达赖喇嘛尊号之法,于顺治二年(1645)赐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尊号,即四世班禅,驻锡扎什伦布寺。班禅之号,自此始。第一至第三世班禅克主杰、索南乔朗、罗桑屯珠,皆为后来追认。

猜你喜欢

  • 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官署名。洪武七年(1374)七月,由卫指挥使司升置。管辖卫(前藏)、藏(后藏)地区。按明兵部下属机构官员设置例,设都指挥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因地处边疆

  • 包头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部队袭击包头日军的一次战斗。包头为日军的重要据点,小岛吉藏中将的骑兵团司令部及主力一部驻在城内,筑有坚固工事。1939年12月19日夜,傅作义部新三十一师一个团,进抵包头西北城门,歼

  • 山花碑

    著名白文石碑。全称《词记山花·咏苍洱境》。因以白族“七七七五”式“山花体”写成,故名。立于明代景泰元年(1450),原镶嵌于云南大理喜洲圣源寺观音殿壁柱间,现存大理文化馆。质系大理石,碑高110厘米,

  • 北魏孝庄皇帝

    见“元子攸”(235页)。

  • 客列木臣

    即“客儿木真”(1752页)。

  • 后秦太祖

    见“姚苌”(1172页)。

  • 朴不花

    ?—1364元朝宦官。又作王不花。高丽人。朴氏。与顺帝完者忽都皇后同乡,以宦官入事皇后,受宠幸,官至荣禄大夫、资正院使,执掌皇后财赋。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与皇后谋使顺帝禅位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

  • 直不古

    见“术不姑”(490页)。

  • 伊尔登

    1684—1749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爱新觉罗氏。和硕敬谨亲王尼堪曾孙。雍正三年(1725),管武备院事,迁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四年,改右翼前锋统领,袭其父赖士辅国公爵。六年(1728),擢正黄旗蒙

  • 尖蒙靴

    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牧民冬季穿的高靿靴。靴筒高尺许,筒口呈马蹄形,靴底为密线缝制的“千层底”,靴面为牛皮,靴尖上翘2寸左右,以便于伸进马镫,沙地行走不带沙土。靴筒便于骑马和趟草地。这是牧民多年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