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鸣盛

王鸣盛

1722—1797

清代学者。江苏嘉定(今上海市)人。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二十八年(1763),解官居苏州,不复出仕。早年研治经义,长于小学,通说文,亦擅金石、目录之学。致仕后专力治史,认为治经须谨守经义,不得随意议论,治史则对各史体例、内容直至作者均加以评论,敢于突破前人既定之说。曾对十七史进行校勘,成《十七史商榷》一书。内容主要为文字校勘和考证典章制度、评论历史事件与人物以及史书优劣。是一部以考订为主而又有议论的史学名著,其最大的优点是吴广舆地、职官和典章制度的考证多有创见。主要著作尚有《蛾术编》、《西庄始存稿》、《西沚居士集》及《尚书后案》等。

猜你喜欢

  • 乌珠穆沁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地约当今西乌珠穆沁旗。元属上都路。明代,成吉思汗后裔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迁此,其孙翁衮都喇尔始号所部曰乌珠穆沁。初属察哈尔林丹汗,后迁牧喀尔喀。崇德二

  • 过所

    古代通关津,过口卡时使用的一种凭证,即通行证。汉代亦称“传”。《周礼》郑玄注:“传,如今移过所文书”。刘熙《释名》:“过所,至关津以示之也。”“传,转也,转移所在,执以为信也。”《三国志·魏志·仓慈传

  • 实胜寺碑记

    碑铭。乾隆十四年(1749)清高宗弘历撰。内记载在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清军屡战屡败,皆因金川恃地险要,扼隘建碉,万夫难挡,地险碉坚,难取胜,故乾隆帝参酌国初旗人蹑云梯、肉搏登城等与明朝作战之经验,于京

  • 西双版纳

    傣语音译, “西双”意为十二,“版”即千,“纳”为田,直译“十二千田”。云南省地名。原名“勐仂”,位于云南省南部,是傣族主要聚居地。明隆庆四年(1570),傣族最大封建领主即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辖区划

  • 打儿汉台吉

    见“阿穆尔达喇达尔罕”(1252页)。

  • 王孤

    即“汪古”(1120页)。

  • 来保

    1681—1764清朝大臣。字学圃。满洲正白旗人喜嘉塔腊氏。康熙三十八年(1699),由库使在批本处行走。四十年,授蓝翎侍卫。寻因失仪革职。五十七年(1718),授三等侍卫,擢一等。雍正元年(1723

  • 青海十八部

    又作“宗喀十八区”,指今青海宗喀地区之湟水流域。此称始见于唐末。时吐蕃政权崩溃,王族四散,末代赞普达磨之重孙辈赤德逃至多康,遂将“宗喀十八区”等多麦地方亦纳入其统治区域,故此系又称“多麦王系”。其子坚

  • 阿赖

    ?—1678清朝将领。喀尔喀蒙古人。莽努特氏。天聪年间(1627—1636),携家属投后金,隶正黄旗蒙古。奉使阿鲁部,招降部长数人,以功赐号“达尔汉”,优免赋役。后率兵追逃众,征喀木尼喀部,擒其部长叶

  • 若雍妃

    唐代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王妃,曾主持建米芒才神殿(《西藏王臣记》作查拉拉康),并雕刻查拉鲁浦地方的大梵神像,当时以食盐作为给工匠的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