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准贸易

清准贸易

清朝政府与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之间的经济交流。自清初起,双方即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早在巴图尔珲台吉统治时期(1634—1653),其与兄弟子侄俱先后遣使献贡于清,与之一起聚牧的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诸台吉亦常随从向清廷遣使,并进行贡外携货贸易。康熙十年(1671),噶尔丹取得准噶尔部统治权后,贸易进一步发展。除每年、或间年遣使一次进京外,还不时令人于归化城(今呼和浩特)等地互市。商队人数由从前的百数十人扩大至数百人、甚至千余人、或数千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以其商队纪律松懈,任意放牧牲畜,践食田禾,捆缚内地平民,劫掠财物,限其遣使进京纳贡,不许过200人,并严行约束所部。二十七年(1688),噶尔丹引兵侵袭喀尔喀,贸易虽一度受到影响,实际上并未中断。策妄阿拉布坦时(1697—1727年在位),贸易活动重新活跃。每次商队大约300人左右,互市地点主要在甘州等地。后因与清廷矛盾加深,商队多往西宁、多巴诸地贸易。噶尔丹策零(1727—1745年在位)及其子统治时,贸易空前繁荣,不仅多次派进藏熬茶人到西宁、东科尔等地易换各种绸缎、布疋和日用必需品,自雍正六年(1728)起,还屡遣人至北京进贡并于肃州(今甘肃酒泉县)互市。乾隆四年(1739),准噶尔、喀尔喀两部勘分牧界后,贸易活动尤为频繁。除贡市外,每隔2年,还于肃州开辟定期互市。每次贸易额达银数万两。乾隆十五(1750),增至19万余两。有力地促进了准噶尔同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 时罗漫山

    见“天山”(216页)。

  • 空格斯

    准噶尔地名。原为维吾尔语,意谓“踏地有声”。今新疆巩留县地。因地有空格斯河得名。地势宽平,水源充足,牧草丰茂,宜耕宜牧。旧为准噶尔乌鲁特、霍尔博斯鄂拓克驻牧地。乾隆二十年(1755)秋,准噶尔宰桑克什

  • 广州先贤志

    书名。今两广地区先民人物传记。7卷。三国吴陆胤(字敬宗,吴国治所建业,今南京人)撰。时广州领有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约当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此书专载今两广地区古人物,如丁密、猗琐、丁茂、黄

  • 武都羌

    西羌的一支。见: “参狼羌”(1551页)。

  • 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札

    古墓名。又称苏勒坦玛札,位于今新疆阿图什镇郊外。为10世纪喀喇汗王朝苏图克·布格拉汗陵墓。原仅有一拱北,后经阿古柏扩建,增筑礼拜寺和教经堂,气势雄伟。因布格拉汗最早在新疆推广伊斯兰教,故深受教徒崇拜。

  • 山戎

    古族名。又称无终,误称北戎。燕庄公二十七年(前664),出兵侵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出兵救燕,北伐山戎,至于孤竹(河北卢龙南)而还,得其冬葱、戎菽移植齐国。后西迁至晋北(今太原市东),称无终戎。晋悼公

  • 鸡鹿州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州。经奚结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于奚结部地。隶燕然都护府。

  • 逢侯单于

    东汉时北匈奴单于。挛鞮氏。南匈奴※休兰尸逐侯鞮单于屯屠阿子。原任南匈奴奥鞬日逐王。东汉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南单于师子立,“新降胡”15部胁立其为单于。掠汉驿舍,杀吏民,欲渡漠北,遭汉将邓鸿等追

  • 耶律秃满答儿

    元初将领。契丹族。为太傅耶律秃花孙,※耶律买住子。初充宿卫,后授成都管军万户。至元十一年(1274),率兵从攻嘉定(今四川乐山),次年,破九顶山,杀都统,嘉定降。继下泸、叙诸城,围重庆。逾年,泸州叛,

  • 珠玛喇

    1605—1662清朝将领。叶赫人。隶满洲镶白旗。碧鲁氏。率所部虎尔哈人归附努尔哈赤,任佐领。天聪三年(1629),入明边遵化至燕京,败明兵,克永平;攻昌黎先登,以功授世职备御。五年(1631),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