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涅里

涅里

①唐代契丹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又作涅礼、泥里、泥礼、雅里。迭剌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七世祖。初追随前联盟军事首领可突于。可突于被别帅过折(遇折、郁捷)杀害后,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以“过折用刑残虐,众情不安”(《资治通鉴》卷214)为由,起兵杀过折,立迪辇俎里为首领,是为阻午可汗。自任联盟军事首领“夷离堇”,为首任。此职不仅掌兵马,且掌刑辟,握部落联盟实权,名义由选举产生,实为其子孙世袭,直至契丹开国。同时受唐封松漠都督、左金吾卫大将军。时契丹势力日强,是年,以突厥引4万兵东来,联合奚王李归国共同抗击,大败突厥兵。旋即乘盛背唐自立。次年(736)三月,败唐平卢讨击使、左挠将军安禄山。然景遇不佳,逾年三月,受唐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攻击,大败于捺禄山,损失惨重,被迫北走,重新整顿部落联盟。此为契丹历史重要时期,“始立制度,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牢”(《辽史》卷2)。且“究心农工之事”(同上,卷46)。“教耕织,而后盐铁诸利日以滋殖。”(同上,卷48)将原10部析为20部,确定“柴册仪”(燔柴祭日,新首领宣布就职)等,使之制度化。天宝十四年(755),中原爆发“安史之乱”,河北地区藩镇割据,音讯阻塞,契丹整顿后的巨大变化,惜因史料缺载,详情已不可知。 ②见“耶律淳”(1304页)。

猜你喜欢

  • 筹宁

    见“和朔奴”(1446页)。

  • 内会鸡

    见“纳会鸡部”(1272页)。

  • 乌林答乞住

    金大臣。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猛安人。女真族。乌林答氏。大定二十八年(1188)进士。累官补尚书省令史,历任汝州、沁州刺史,北京、临潢按察副使,迁蒲与路节度使。未几,以罪解职,降德昌军节度副使。崇庆

  • 蒙旗宣慰使公署

    简称“蒙宣署”。1938年5月成立。设于榆林东山宏景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稳定内蒙古局势而设置的机关。主要职责为宣传政令、联络各蒙旗,加强关系,调解争端等。非一级行政组织。由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

  • 索岳尔济山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大兴安岭支脉。辽时称七金山。最高处在乌珠穆沁旗与巴林旗分界处。山容不甚险峻,惟岩石嵬巍,暴露山面。原有的森林因清乾隆时为山火所焚,只有分散的桦、榆等树。清朝视为边防重地、设

  • 乌伦

    东汉时辽西鲜卑大人。安帝元初六年(119),鲜卑为汉度辽将军邓遵所败,永宁元年(120),与其至鞬率众降于邓遵,奉献贡物,为汉朝诏封为率众王,赐以彩缯。

  • 客列木臣

    即“客儿木真”(1752页)。

  • 辽广实录

    书名。上、下2卷。明傅国撰。傅国字鼎卿,刻字丹水,山东临朐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户部郎中。督饷辽东时,因辽阳失守,削职还乡。该书记述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丧师,旋

  • 河厉桥

    古桥名。又称大母桥(一说“大母”为蒙古语,意为“联络”)。北魏时吐谷浑建。位于清水川东(今青海循化县东清水河口东)。桥架黄河上,两边垒石条,节节相次,中横施木板,栏有装饰,长约3丈。过桥即白土城。北魏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哈喇乌苏,接本部左翼左旗界;西至膏林塔拉,接那鲁班禅呼图克图界;南至布音图河,接那鲁班禅呼图克图及军台界;北至布音图河源,接本部中左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旗札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