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民族解放社

民族解放社

解放前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先进分子所建立的革命组织。又称“解放组织”。由于国民党的残暴统治,新疆少数民族中受过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和思想影响的先进分子,以及一部份曾经在前苏联受过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的人,首先组织起各种形式的秘密革命组织,成为宣传群众、组织武装起义的领导机构。1944年7月在伊犁成立“解放组织”,宗旨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塔城和迪化(今乌鲁木齐)也相继成立该组织,在国民党机关少数民族人士中发展力量,甚至将工作深入至军事学校,准备伺机发动武装起义。1944年9月,在该组织领导下,巩哈县(今尼勒克县)牧民首先发起暴动,拉开三区革命序幕。继之,又领导伊犁起义,成立临时革命政府和民族军,向国民党统治区进行三线出击,将整个伊犁、塔城、阿尔泰(阿山)革命地区联成一片,其军前锋直逼玛纳斯河以西,与国民党军隔河对峙,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在南疆蒲犁(塔什库尔干)地区亦早就建立了民族解放社,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宣传组织工作。1944年6月进而建立游击队,袭击国民党驻军,掀起轰轰烈烈的蒲犁革命。迫使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与三区革命政府签订※《十一项和平条款》。民族解放社在组织三区革命、蒲犁革命中起了很大作用,为新疆解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猜你喜欢

  • 正大营

    地名。位于贵州铜仁城北30里,铜仁至松桃之间。四面皆山,中有一平坝,约数里,形如釜底。为苗民聚居地。旧建有石城一座,设弁兵防守。清代乾嘉时苗民大起义始于此地。

  •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清代喀尔喀蒙古最大转世活佛。佛教传说,有十五位先世(详哲布尊丹巴先世源流)。第十五位先世即达拉那达(亦译多罗那达),为觉囊派高僧,受西藏诸活佛派遣,至蒙古掌教,由第四世达赖喇嘛授予“大慈迈达哩胡土克图

  • 萧蒲烈

    见“萧永祺”(1993页)。

  • 尕最制度

    撒拉族历史上一种与土司制度紧密相连的伊斯兰教宗教制度。伊斯兰教什叶派以尕最(总掌教)为首的宗教统治系统。相传撒拉族先民东迁循化(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后,为防止对伊斯兰教教义的误释,从中亚聘请40位

  • 扶余

    即“夫余”(223页)。

  • 汉昌

    汉(匈奴)刘粲年号。318年7—8月,凡1年。

  • 卒本夫余

    高句骊初期的别称。卒本,为水名,《好大王碑》作“忽本”。因高句骊国始祖朱蒙自夫余南逃至“沸流谷(沸流水为今浑江)忽本西”的山上筑城建都、立国称号得名。一说“卒本”有广狭二义,广义即卒本夫余,是高句骊的

  • 什钵苾

    即“突利可汗”(1759页)。

  • 阿辖

    吐蕃对吐谷浑的称呼。参见“吐谷浑”(766页)。

  • 坐家

    见“不落夫家”(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