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毛忠

毛忠

1394—1468

明朝将领。原名哈剌,字允诚。蒙古族。祖籍凉州(今甘肃武威),永昌百户毛宝子。自曾祖哈剌歹于洪武元年(1368)投明后,世代任军职。永乐十一年(1413),袭父职。史称“袭职时,年二十,膂力绝人,善骑射”,屡从明成祖北征。宣德五年(1430),征曲先(在今青海格尔木县西北)。八年(1433),征亦不剌山(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东雅布赖山)。九年,出兵脱欢山(在今甘肃北部)。十年,征黑山(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南)。诸战皆俘获该地首领,累官至指挥同知。正统三年(1438),从征朵儿只伯,先登陷阵,立大功,升都指挥佥事。十年(1445),进都指挥同知。翌年,奉命将沙州卫迁入塞内,升都指挥使。十三年(1448),率师入罕东,积功进都督佥事,赐名忠,充右参将,协守甘肃。景泰元年(1450),因明廷中离间计,被逮至京师问罪,旋遣至福建,屡立战功。英宗复辟后,召还,升都督同知,任左副总兵,镇守甘肃。天顺三年(1459),进左都督。五年(1461),抗击蒙古孛来部数万骑入掠,全师而还。七年(1463),率兵破塞外诸部,封伏羌伯。成化四年(1468),移师镇压固原(今宁夏固原)满四起义,中流矢卒,追封侯爵,谥武勇。弘治(1488—1505)间,建忠义坊于兰州,建武勇祠于甘州,以彰其功。

猜你喜欢

  • 奚嗢部

    契丹部落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部落。遥辇氏是继※大贺氏后至契丹开国前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相当于唐开元十八年(730)至后梁开平元年(907)。初期由八部组成,奚嗢部为其一。有人以为,※阻午可汗时

  • 越人歌

    春秋时榜世越人船夫唱的一首歌。楚国令尹鄂君哲在泛舟时听到越人船夫拥楫而歌,韵律优美,情感动人,因楚越语言不通,把歌词用汉语记音的方法记录下来,并请人翻译为汉语。后世广为流传。是研究越族语言的珍贵资料。

  • 宗室王公功绩表传

    书名。乾隆二十九年(1764)允秘等奉敕撰。6卷。表1卷,详列封爵世系。传5卷,第1、2卷为亲王,第3卷为郡王,第4卷为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第5卷为获罪诸王及贝勒。记载有勋劳者31人,又附传2

  • 蒙大

    清末壮族抗法英雄。广西凭祥隘口蒙家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曾率壮族农民参加过太平天国后期反清斗争,因其作战英勇,远近闻名。1884年清政府对法宣战,命冯子材率军至龙州前线。被邀率众参加冯子材的抗法部队

  • 东匈语支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支之一。这一术语是原苏联学者H·A·巴斯卡科夫1952年在《关于突厥语言的分类问题》(载《苏联科学院通报·文学和语言部分》,1952第11卷)一文中提出来的,1962年在《突厥语

  • 西部

    即“消奴部”(1933页)。

  • 韩煜

    ?—1810清代撒拉族土司。又作韩昱。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上六工土千户※韩炳孙。乾隆二十九年(1764),袭河州(治今甘肃临夏西南)撒喇族土千户职。四十六年(1781),领土兵随

  • 普颜笃皇帝

    见“爱育黎拔力八达”(1899页)。

  • 於靬王

    汉代匈奴诸王之一。※且鞮侯单于(前101-前96年在位)弟膺此王号。率部驻牧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即囚于该地。约太始二年,(前95),王弋射北

  • 米新巴

    珞巴族部落名。门巴人又称之为“珞嘎”,意为“白珞巴”,藏族称之为“卡珞”。多由※米古巴部落分衍而成,部分人还带有门巴族、藏族血统。分布在西藏墨脱县加热萨和旁辛两区,信喇嘛教,穿藏装,讲藏语康方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