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桑朗温恺

桑朗温恺

清四川瓦寺土司。藏族。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兵进藏时,调土兵600于拉里、巴塘地方护送粮饷,又随征郭罗克,俱有功,加宣慰使衔。卒,子桑朗容忠嗣 。

猜你喜欢

  • 三撮毛

    清代基诺族的他称。史载其俗与白族、傣族相近,居于云南思茅(今基诺族主要居住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区及其附近)。男穿麻布短衣裤,女穿麻布短衣桶裙。男以红黑藤篾缠腰及手足。发留左中右三撮,故名。

  • 呼和赤纳

    即“乌尔图绰农河”(350页)。

  • 格哷博罗特

    1582—?明代东蒙古左翼敖汉、奈曼两部领主。又称格根孟克,一说即汉文史籍所载之称台吉、成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苏密尔(亦译作萨穆尔)哈屯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异姓领主、统一

  • 苏尔慎

    ? —1822清朝将领。亦作苏尔仲。达斡尔族。姓苏都里氏,隶布特哈正黄旗。乾隆五十六年(1791),从征廓尔喀,授蓝翎侍卫。嘉庆二年(1797),参与镇压四川、陕西等地白莲教起义。五年,赐号西林巴图鲁

  • 伊利克汗王朝

    见“喀喇汗王朝”(2208页)。

  • 佥载

    即“朝野佥载”(2175页)。

  • 北魏烈皇帝

    见“拓跋翳槐”(1362页)。

  • 傣语音译,又作“叭雅”。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地方头人的称号。原车里宣慰使司辖12版纳、30余勐。其中有20余勐皆设有“召勐”,亦称土司。每个勐的土司司署设3—4个当权人,称“大叭”,为首

  • 市舶抽分

    元代赋敛形式之一。指对舶货征收一定比例的实物税。见“抽分”(1364页)。

  • 铜丝网络

    契丹民族贵族的一种葬具。《虏廷事实》载:“北人丧葬之礼,盖各不同,”“惟契丹一种特有异焉,其富贵之家,人有亡者”,“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从现有出土文物看,有两种:一种为手足网络,一种为全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