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栖林

栖林

旧时鄂伦春族的他称。亦称麒麟、齐凌、乞林、奇勒尔等。来源有三说:一说因清代鄂伦春族与别族商贾互市地点名齐凌而得名,音转为“麒麟”;二说因其散处大、小兴安岭中以捕猎为业,与“林木中百姓”、“树中人”一样,是一种泛称;三说为史书对鄂伦春一支“奇勒”或“奇楞”的转音异译,演变为全族通称。词有贬意,含“野人”义,鄂化春人对此称呼有反感。游猎于牛满江以东毕占、库鲁、奇穆尼、吴勒敏、格林、亨滚和松花江口以下(包括南岸喜鲁林山)及黑龙江两岸、乌苏里江口三江汇流一带。居境大体西至牛满江及黑龙江左岸各支流,东抵滨海及库页岛,北达恒滚河,南至乌苏里江以东、尼满河源一带。19世纪50年代,卡尔基尔氏族迁至兴凯湖地区,始称吉勒尔。性勇悍,以打牲捕鱼为业。亨滚河一带使鹿鄂伦春部,男女衣鹿皮,操土语,无文字,住“撮罗子”。居黑龙江下游及外兴安岭一带者,称“鱼皮鞑子”,以捕鱼为业。清代外兴安岭一带、库页岛等地奇勒尔,属三姓副都统管辖,以“北山野人”名义向清政府贡貂领赏。部分编入八旗,成为满族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 做水鬼

    汉语俗称。佤语称水鬼为“翁木”。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每年较大的一种宗教活动。佤族居于山区,靠用竹子搭成水槽引山泉入寨供人畜饮用,其次耕种多为旱地,水对他们至关重要。每年正月初,每个村寨都祭水鬼,除杀鸡

  • 押剌伊而

    即“札剌儿”(433页)。

  • 修鲜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罽宾国遏纥城(位于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辖毗舍、阴米、波路、龙池、乌弋、罗罗、檀特、乌利、漠、悬度等10州(一作11州

  • 拉达克

    地名。藏语音译。位于西藏西部。居民最早是香雄人或羊同人,后来之藏人。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赞普朗达玛之后代尼玛衮之子在该地始建地方政权,属西藏管辖。乾隆《大清一统志》及《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均明确规定属

  • 夏河

    地名。因河得名。藏语称“桑曲”。即今甘肃夏河县,土名“拉卜楞”以拉卜楞寺得名。位于大夏河上游,东接临夏,西南连碌曲县,东南邻临洮、卓尼,西北界青海黄南自治州。古为藏族所居,清初蒙古入其地,呈汉、藏、蒙

  • 永璇

    1745—1832清宗室。满洲镶白旗人。爱新觉罗氏。高宗第八子,仁宗之兄。乾隆四十四年(1779),封仪郡王。嘉庆四年(1799),进封亲王。十七年(1812),以武英殿刻高宗圣训,误书庙讳,罚王俸三

  • 博诺

    见“盆奴里国”(1706页)。

  • 土老

    见“脱罗”(2079页)。

  • 月也

    侗族村际间传统联谊活动。汉译“吃乡食”或“吃相思”,又称“作众人客”。流行于贵州榕江、黎平、从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侗区。多于春节和秋后举行。甲寨相邀,乙寨则全村出动,前往作客。宾主欢聚一堂

  • 毕拉尔路协领公署

    见“毕拉尔路” (7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