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长沟”。亦称章阿布林、昂木仁、昂仁孜、傲不仁、傲布林等。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雅鲁藏布江与多雄藏布之间,属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昂仁宗。1960年与桑桑和梅康沙两谿合并,改为昂仁县,县政府驻昂仁雪。以农业为主,西部为半农半牧区。元卫、藏地区十三万户之一拉堆绛万户府设在今昂仁县之拉堆。雍正五年(1727)卫、藏战争中,后藏颇罗鼐兵败,前藏军追至此,并驻军,该地大小宗本官员悉由前藏官员接任,后该地被颇罗鼐反击夺回,执杀和监禁所有前藏官员。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长沟”。亦称章阿布林、昂木仁、昂仁孜、傲不仁、傲布林等。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雅鲁藏布江与多雄藏布之间,属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昂仁宗。1960年与桑桑和梅康沙两谿合并,改为昂仁县,县政府驻昂仁雪。以农业为主,西部为半农半牧区。元卫、藏地区十三万户之一拉堆绛万户府设在今昂仁县之拉堆。雍正五年(1727)卫、藏战争中,后藏颇罗鼐兵败,前藏军追至此,并驻军,该地大小宗本官员悉由前藏官员接任,后该地被颇罗鼐反击夺回,执杀和监禁所有前藏官员。
①藏语音译,亦称赛郎巴,意为“僚属”、亦即“仲科尔”,“在政府任官之世家之弟”。额定175名,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俗官。凡大贵族子弟在仔康附设学校受训后,即任官,称东科尔。在原西藏地方政府中形成一俗官系统
见“乌林答石显”(348页)。
见“仡僚”(571页),“仡佬族”(572页)。
即“杨奇鲲”(974页)。
十六国时期鲜卑越质部首领。以部为氏,故称。率部驻屯于平襄(治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东晋武帝太元十三年(388),为西秦乞伏国仁所破,子越质诘归、弟子越质复半及部众5千余人被俘,势衰。
辽代皇陵。位于※祖州城址西北约2公里(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深山中),此地为一巨大袋状山谷,当地蒙族称依贺宝勒格(意为“大泉”),时称谷中为黑龙门,是出入峡谷的唯一途径。天显二
日本侵略者在延边朝鲜族地区设立的特务机构。成立于1928年。遍及延吉、珲春、百草沟、头道沟等朝鲜族聚居区。多设在日本警察署附近。头领一般由“日本总领事馆”委派朝奸担任。主要任务是监督、控制当地朝鲜族人
?—1014宋时归义军节度使。一作曹寿。咸平五年(1002)继任。自称敦煌王。同年,被宋封为归义军节度使。赐“竭诚奉化功臣”号。屡朝贡于宋、辽。景德三年(1006),入贡于辽,自称沙州敦煌。大中祥符七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又译哲坡伯克、哲百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制作军服,修造兵械,为哈喇都官伯克副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年号。476年,凡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