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钦巴勒
1795—1847
清末爱国将领。又作旺琴巴拉,汉名包景山。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北票下府乡)人。蒙古族。近代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之父。任该旗协理台吉。以功赏戴花翎,二级协理台吉。喜藏书,爱好文学,研究蒙古历史,曾撰写《大元盛世青史演义》,道光二十年(1840),写至第八章,因奉命出征抗御英军入侵,搁笔。后回旗,忙于公务,无暇赓读。二十七年(1847)正月初九逝世。遗作由其子尹湛纳希续成。
清末爱国将领。又作旺琴巴拉,汉名包景山。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北票下府乡)人。蒙古族。近代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之父。任该旗协理台吉。以功赏戴花翎,二级协理台吉。喜藏书,爱好文学,研究蒙古历史,曾撰写《大元盛世青史演义》,道光二十年(1840),写至第八章,因奉命出征抗御英军入侵,搁笔。后回旗,忙于公务,无暇赓读。二十七年(1847)正月初九逝世。遗作由其子尹湛纳希续成。
清代军机处军机章京中所设的班领。满语音译,“为首”的意思。本身也是军机章京。戴※花翎。清制,军机处设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用为草拟和缮写谕旨等),满、汉各16员(光绪间汉员增至20人),各分为两
东汉刻石。在新疆拜城县东北喀拉达格山麓岩壁。诵文分为两段,由北向南,北段为作者题款,3行共11字,所占面积约高、宽各13厘米。南段系正文,仅存8行,可辨认者约百余字,所占面积约高43厘米,宽34厘米。
546—607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
见“医巫闾山”(1063页)。
见“沙陀”(1124页)。
见“敦罗布喇什”(2270页)。
919—937五代后晋宗室、将领。字宏理。先世本西域石国胡人,后随沙陀归唐,也称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后晋高祖※石敬瑭第三子(一作次子或侄男)。好儒书,颇知兵法。天福元年(936)
见“耶律秃花”(1313页)。
见“柔然”(1779页)。
见“耶律德光”(13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