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新编化平县志

新编化平县志

书名。宁夏化平(今泾源)回族人张逢春编纂。逢春(1883—1946),民国初年任该县教育局长,注重发展民族教育,曾创办回民小学和回民女子小学23所、义务小学16所。后为甘肃省政府咨议、化平劝学所长等。1935年应该县县长盖世儒之聘负责编纂《化平县志》。历时两年,于1937年成书。不幸志稿在赴南京印刷时,毁于战火。1938年又重编,于次年成书。凡5卷,近7万言,名《新编化平县志》。分舆地、建置、武备、人物、艺文等志。详记化平县社会、经济、文化及当地回族的来源、宗教信仰、教派门宦,风土人情和民族斗争等情况。是一部较详尽的地方志书。也是今存唯一的泾源地方志书。有1939年甘肃平凉一心印书馆石印本。

猜你喜欢

  • 乞离明

    即“永丹”(634页)。

  • 李文贵

    西夏官员。党项羌族。夏景宗时(1032—1048)官教练使。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六月,宋将种世衡施离间计欲陷西夏大臣野利旺荣,李元昊见疑,遣其假旺荣意报种世衡欲通和,被宋将庞籍扣留。六年正月,

  • 穆夫提

    阿拉伯语mufti音译。原意为“法官”、“总法官”,其职司是解释伊斯兰教教法,通常称为“伊斯兰教法说明官”。由高级宗教人士专任,故又成为某些高级宗教人士的称号。※叶尔羌汗国有此官职。

  • 承康

    或作永康。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年号,光子吕绍即位后沿用不改。399年,凡1年。

  • 高山族语言

    我国台湾省高山族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包括20余种语言,现在尚使用的有13种,使用人口约30万。高山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高山族语言分为3个语组:(1)泰耶尔语组,分布在北部山地,南投、

  • 阿布都喇璊

    ?—1776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乌什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公品级噶岱默特长子。初隶准噶尔部。乾隆二十一年(1756),随父至伊犁投奔清军。二十五年(1760),受命入觐,授拜城阿奇木伯克,

  • 女奚烈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原居东北地区。金亡北宋后,有的迁居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县)等地区。是姓为金帝赐给他族有功人员的姓氏之一。后改汉姓曰郎。

  • 伯颜帖木儿

    ?—1454明代瓦剌贵族,也先汗重臣。亦译巴延帖木儿。《明史》称其为也先弟。一说为蒙文史籍中的阿苏特部阿里玛丞相,阿鲁台太师之子,号哈丹特穆尔。领有平章、特知院等衔,统率瓦剌左翼诸鄂拓克。正统十四年(

  • 弘古

    见“耶律弘古”(1308页)。

  • ?溪

    见“五溪”(262页)。